金剛上師林鈺堂瑜伽士開示錄
四無量心 弟子海涵來電郵提問: 因考慮到弟子基礎差,最近按照前行實修法進行了觀修,在四無量心部分,其中有講到:修慈心,暫時令人悦意,究竟成就報身的果位;修悲心,暫時無怨敵,究竟成就法身的果位;修喜心,暫時無有嫉妒煩惱,究竟成就化身的果位;修捨心,暫時令自心堪能,究竟成就本性身的果位。弟子有些不明白,為何會產生這樣的不同结果,能否請師佛慈示? 上師回答: 傳統的講解,一般都是將見、修、行、果的各方面分配對應。 弟子海涵回電郵: 感恩師佛,弟子明白了。 上師回答: 好。 如果不懂的,就會給你一大堆說明。
二○二二年四月八日
[Home][Back to list]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