〈常憶念頌〉之說明
講解及校訂﹕林鈺堂上師
筆錄﹕弟子綿延
MP3 1 2 3 4 5
常憶念頌
敬禮
無異蓮師貢噶根本上師前
不于有恩作酬報,不于放逸說正理,捨彼破戒不饒益,為遵守故造此頌。
願上師垂賜加持,願本尊垂賜加持,願空行垂賜加持,願澄基兄常憶念!
眾生不知本來面,明力隨彼罪業行;具種再來以救護,宿生大願常憶念!
生老病死空流轉,解脫無期堪忍苦,業繩自牽到屠場,苦哉佛陀常憶念!
輪回隨心而顯現,癡念畜生善念人,何必閱彼人畜圖,捫心自問常憶念!
無始飄流無終去,一刀斬斷待何期?已入佛門猶難了,悲哉父母常憶念!
科學亦顯揚因果,三世即由此推論;科學難斷無中陰,一旦臨終常憶念!
親友財物捨棄時,中陰孤自飄零時,憶念昔作善惡時,有誰相救常憶念!
世間法律具條文,禮教亦有月旦評;業果是誰能逃脫?馬麥之報常憶念!
何日死來不可知,胎中死者豈無之?暫時且不應流轉,如救頭燃常憶念!
長于我者某已死,少於我者某亦亡;我何大幸得苟活,一刻千金常憶念!
我今作佛依此身,我今造罪亦依此,大身小用且不宜,誤用自殺常憶念!
一失足成千古恨,再回頭已百年身;少時相許今漸壯,莫再顛倒常憶念!
世間功名與富貴,都是造罪之張本;無常業果金不換,莫待騎虎常憶念!
世事惟是妄相續,榮枯枕上夢三更;了達纏幻莫非苦,趁未深入常憶念!
病魔障難修始生,如滌溺器臭氣出;世間英雄苦中來,出世大勇常憶念!
我願等同密勒願,我苦何似密勒苦?不經其苦惟空願,因果自考常憶念!
出離之心如密否?信師之堅如密否?蕁麻受用如密否?因果相當常憶念!
大苦大忍大凍餓,綠身猶被獵人欺;寧死不怨無加持,古今不及常憶念!
米足多吉駐廄隅,勤修財神已見面,是日成就所得者,圓根蘿蔔常憶念!
自心不生真懺悔,如乞丐唱蓮花落,真言十萬亦何益?午夜捫心常憶念!
眠食放逸若干時,座上散亂若干時,纔得幾分住正念?好生慚愧常憶念!
觀想明顯堅固否?淨信悲心相續否?發露懺悔懇到否?罪未全淨常憶念!
罪未及淨戒未得,戒不得時定難生;枯慧惟是口頭禪,知非自救常憶念!
古德修習累多年,觀音示現鐵磨針,水滴石穿繩鋸木,恒毅一頌常憶念!
前有累劫罪業集,後有無邊業暴流,大事豈易一旦了,雪山六年常憶念!
因緣所生諸法相,欲得何果種何因,欲畏何果捨何因,操之在我常憶念!
自離上師入火宅,到處惟結散亂緣;安得重回雪山修?死也清高常憶念!
蓮師勝法如蛇喻,在彼竹筒惟上下;上則成佛下則墮,臨深履薄常憶念!
密乘之道重上師,惟觀功德不觀過;觀德悲感觀過墮,善為正觀常憶念!
一切惟心師亦心,師如心鏡照自影;幾番見兄感師恩,今捨師去常憶念!
己過如山積不見,師過秋毫亦明察;法不相應實由此,勤加懺悔常憶念!
師本大悲觀世音,我未見時先已夢;灌頂殊勝相屢見,淨信相感常憶念!
密勒背師得法後,法實相同修不應;回頭一經其師許,修無不應常憶念!
達波問何時弘法?密云見師是佛時;因上果上唯靠師,淨信當具常憶念!
米吉見師殺小蝨,淨信不生障無死;侍者信之比飛昇,信為德本常憶念!
業以自牽果自取,或成或墮總自心;大願已發大法得,大信大毅常憶念!
頓根即見即行果,證量具足非口頭;中根見到行未到,好自長養常憶念!
既說破後要跳過,口是心非徒自欺;狂慧惟是增上慢,仔細自檢常憶念!
知非便是大神通,守戒能生大功德;榖熟豈慮無糠秕,君子務本常憶念!
槍口莫向心外人,槍口向自心過殺;殺一分罪積分德,殺活同時常憶念!
知是救藥偏不飲,知是毒藥偏要嚐;此心如有老魔在,自殺自魔常憶念!
戒如地基成就本,空中豈能建華廈?百尺樓臺從地起,登高自卑常憶念!
有戒諸佛常護念,無戒惡友常聚合;戒以益我非惱我,莫錯看過常憶念!
好隱己惡則厭戒,好長己善則愛戒;親仇顛倒誰魔我,何日離魔常憶念!
守戒本當慎之始,如彼草鞋一經壞,泥沙垢穢任意行,險哉世路常憶念!
又如處女膜破後,後此不復有羞恥;當如守貞聖潔女,始終不破常憶念!
修法不應問自心,正行不應問加行,加行不應問戒行,戒犯當懺常憶念!
護法不應問自戒,本尊不應問自定,空行不應問明點,于師問信常憶念!
有諸內者形諸外,無諸內者徒攀外;天助自助西諺許,反求諸己常憶念!
信己心不可太強,盡己心不可太弱;自信有餘行不足,休責師友常憶念!
信師心不可不強,求師心不可太過,求而不得生毀謗,犯根本戒常憶念!
不能受苦讀傳記,常以古人自砥礪;但將今人高自況,是被魔欺常憶念!
密戒似在犯上守,密定似在活中死,密慧似以果為因,稍錯便墮常憶念!
學藝不成苦中苦,學佛不成苦中樂,有如甘蔗老來甜,耐到大樂常憶念!
此身不向今生度,更向何生度此生?魔時但覺時日長,醒時苦短常憶念!
為山九仞虧一簣,止則吾止進吾進;欲進還止為魔勝,徹底自省常憶念!
吁嗟眾生惟是苦!學佛難成亦是苦;苦即退轉是真苦,為兄悲淚常憶念!
浪子回頭金不換,大樂原在兄心中,一篙恒毅到彼岸,同度父母常憶念!
大恩門一切怙主,願光明體莫捨兄!大善逝一切如來,願金剛體莫捨兄!
大空行一切佛母,願般若體莫捨兄!大智用一切護法,願解脫體莫捨兄!
願以此勸告片善,迴向法界諸含靈,罪淨障除菩提顯,大圓滿教日增長!
右頌癸未為張澄基兄造,時在樂山佛巖茅蓬閉關。
今天是六月二號,要講的是這個《讚頌集》,在那個圓明版的全集第十七冊裏面,三百二十頁,叫〈常憶念頌〉。那這個頌呢,我現在是沒有~,我看一看喔,我的印象,對啊,他後面有寫嘛,他說他是為張澄基兄造。張澄基這位居士呢,是師父以前師兄弟啊,然後老朋友啊什麼,這樣子哦,他是為他而造的,所以是等於說針對他來講的。那麼最開始的敬禮呢,是敬禮這個貢噶上師嘍,因為貢噶上師是他們兩個人的師父囉。那他前面說無異蓮師嘍,他說貢噶師父跟蓮師是沒有分別的。那麼他頭一個四句話喔,他是說「為遵守故造此頌」,他說為遵守上面這三句的呢,他來作這個了。那麼遵守的這個是什麼?這些是菩薩戒,菩薩戒裏面的戒條囉。就是說你不可以怎麼樣呢,你不可以說「不于有恩作酬報」啊,就是人家對你有恩,你應該要報答的。「不于放逸說正理」,就是說如果有人,他學佛了,可是他沒有精進嘍,他變成放鬆去忙東忙西,不努力從事佛法的修習嘍,那麼呢,你要跟他教導啊,就是你知道這樣不對,你要跟他講說應該是怎麼樣,這樣子。「捨彼破戒不饒益」,就是說,呃,如果有人犯了戒,那你就不理他嘍,你就說,喔!你這個人壞蛋囉,算啦!而不想辦法說再怎麼樣匡正他、幫助他,那這些都是不行的。為什麼不行呢?這些就是說跟菩提心不合了,所以是菩提心的戒。頭一個是有恩要報恩,這是好像說我們做人基本都這樣了,何況說菩提心嘛,有沒有?菩提心說希望對一切眾生都希望他早點成佛,何況說對你有恩的人,當然也是要這樣子喔。那麼你既然要一切眾生早點成佛呢,看到他放逸的時候,你當然應該設法說聽得進去的要勸導一下嘛,噢。那如果他雖然已經犯戒了,那麼呢,但是你要想說,哎呀!佛、菩薩對我們這些罪業深重的人也沒有放棄啊!菩提心是不會捨棄任何一個人的,所以呢,雖然是已經犯戒的呢,只要機緣湊巧,可以怎麼樣開導他啊、怎麼樣幫忙他啊,使他能夠得寬恕啊什麼,還都是要做的喔。所以頭一個是說動機囉,作這個〈常憶念〉這個頌呢,那麼動機是出於說要守這個菩薩戒的一些戒條,也就是說,基於菩提心,要來作這個頌了。
那,那麼接著呢,他開始要做以前,他說「願上師垂賜加持,願本尊垂賜加持,願空行垂賜加持,願澄基兄常憶念」。前面呢是說,我來做這個事是基於菩提心嘍,所以呢希望,因為是合於菩提心,所以希望上師、本尊、空行都來加持我,讓我說得對而且說了以後會有用,這樣的意思喔。那麼他的對象是誰呢?是張澄基。就是說願澄基兄怎麼樣呢?常憶念。他這個叫〈常憶念頌〉,他就是說,哎呀!你要記得這些、你要記得這些,你記得這些你就會做對了,這樣的意思。然後他說「眾生不知本來面,明力隨彼罪業行」,他說眾生呢,是沒有辦法,一般的眾生為什麼?所謂眾生就是這些在輪迴裏面的有情囉。這些呢,他所以會輪迴、會受苦,是因為他不知道本來面目是什麼,本來面目是本來清淨,其實就是佛,根本沒有任何問題的,他因為不知道而迷執於自我呢,所以在輪迴裏面轉。然後呢,他說「明力隨彼罪業行」呀,就是說,他雖然其實是本來清淨,有明啊而且有力,就是說,人,你能夠做什麼事什麼、什麼…,那也是基本上是佛的智慧,是一種智慧,要人懂得怎麼做。就是說,你本來是清淨,有沒有?你是本來清淨法身光明,是這個意思。「明」就是你本來的清明、本來的光明,你有這個本來的這個,而且你有這個智慧,從佛的那個根本的智慧出來的這些力量,但是呢,一時被這個「我執」迷妄的結果呢,噢,你反倒變成在造業了,就是隨著罪業在做,知道嗎?但是你所有能夠做的這些,你要做任何事,你要有清明、要有一些智慧,這些根本上是跟佛的那個智慧什麼是無二的,只是被一些錯誤的觀念所迷呢,使得你變成在做不對的事情,這樣的意思,喔。那麼「具種再來以救護,宿生大願常憶念」,那麼他後面有一個註嘍,註是說﹕有一個人叫「唐英」的呢,他能夠照鏡光,就是說用鏡子怎麼樣照呢,就可以看到,那麼他從鏡子裏的光看到什麼?說,哦!張澄基是蓮華生大士的化身。所以他說,你具種再來了,噢!你其實是蓮師的化身咧。那麼你來應該是要救渡眾生嘛。「宿生大願常憶念」,就是希望說,你原來是蓮師的話,蓮師當然是只有救渡眾生的願了,那麼你要記得呀!你原來的願是這樣子。
「生老病死空流轉,解脫無期堪忍苦」,「生老病死空流轉」就是說在輪迴裏面嘍,就不斷的生、老、病、死囉。那為什麼是,這個「流轉」說是「空」呢?就是說你永遠沒得解脫呀,而且一場空呀,對不對?不管你什麼時候怎麼樣,喔!等一下又沒有、又沒有了。「解脫無期堪忍苦」,這樣子是解脫無期的,不知道哪一天才能從輪迴裏出來唷。這個地方「無期」是說看不到哪一天是可以停止輪迴的。「堪忍苦」,就是說,而且這裏面的苦呢,我們這個娑婆世界,「娑婆」的意思就是「堪忍」哪。就是說,哇!這裏的有情這麼苦,他居然還能夠忍得住,這樣叫「堪忍」。(問﹕那不忍怎麼辦?)對呀!可是他就是在講說,這裏的有情就是說,居然這麼苦還忍得住,這從別的更高的界來看你,就是說,啊喲!你這樣子居然還能忍得住?那樣的意思啦!為什麼叫「娑婆」是這個意思,就是說你居然還能忍得住啊。「業繩自牽到屠場」,就是說,呃,你被你所造的業呢所驅使,就好像一根繩子把你牽著,不由你自主囉。然後到墳場,「到屠場」了,最後都是有死啊。「苦哉佛陀常憶念」,就是說這麼苦的裏面呢,你應該怎麼樣?常常要記得佛陀了,喔。因為佛陀是唯一能使我們從這樣的苦裏面出來的人,教導我們怎麼樣出來的。
「輪回隨心而顯現」,他說輪迴呢,也可以說是因為你的心境而產生的。怎麼講呢?這就是說,不只是說真的說從這一道流轉到那一道,只要你心在那裏變化的時候,想東想西的時候呢,你也等於在輪迴一樣。「癡念畜生善念人」,如果你愚癡比較重的時候,你跟畜生有什麼差別呢?你如果有好的念嘍、善念嘍,那你就可以說真的是在人道囉。「何必閱彼人畜圖,捫心自問常憶念」,就是說,所謂「人畜圖」後面有說明了。說有一個屠夫喔,死的時候還沒有斷氣,那有和尚來要幫他超渡嘍,他看到和尚來呢,就抬一個手掌起來,表示敬禮囉,那就死掉了。那麼後來呢,他死了變成一頭豬,人家知道是這個來的,這個手還是跟以前一樣,就是有一個掌是好像舉起來示敬那樣子,然後人家傳這個圖,上面還寫了地址、姓名什麼,有這個事情。他說你何必要看到這個才了解說,輪迴是真的呢?「捫心自問常憶念」,你只要自己觀察說,喔!我的心現在這樣子,是不是跟在輪迴哪一道一樣呢?我現在這麼苦,是不是跟地獄一樣呢?這樣的話呢,那就希望你常記得這件事情了,就是說輪迴呢,其實看你自己的心就知道了。
「無始飄流無終去」了。就是說,你從不知道什麼時候開始呢,就已經在輪迴裏飄流了。而且呢,再進去輪迴呢,也不知道什麼時候才能結束喔。「一刀斬斷待何期」呀?什麼時候才能把這個,輪迴的這個瘤啊,一刀斬斷?就是說能夠不再有這個輪迴呢,要等到什麼時候啊?「待何期」就是說等到什麼時候。「已入佛門猶難了,悲哉父母常憶念」,就是說,唉呀!已經知道學佛的人了,這個輪迴都還做不到說可以停,那「悲哉父母常憶念」,那更可憐的就是,這裏所謂的「父母」是指這一切有情啊,因為我們想說,在輪迴裏無盡的話,所有的有情都可能是我們過去生的父母,所以他這裏是在為一切眾生而感到悲歎、悲痛了。說,唉呀!這些有情父母們多麼地可憐啊!他說希望你呢,張澄基,常記住說,有情都在這樣的苦裏,為他們要有悲憫、對他們要有悲憫。「科學亦顯揚因果」,他說科學呢,也是說一切是因果的結果嘛,對不對?因果律是科學一個基本的準則嘛。那麼「三世即由此推論」,他這個三世是說,我們佛法講的三世因果,三世的因果,說過去造的是現在的果,現在造的是將來的因哪什麼,就是也是從因果而來講的。「科學難斷無中陰」,他說科學也不能斷然說,真的沒有中陰這回事呀!因為這不是它能夠測到的,所以他只是不知道,而不是能夠說一定沒有。「一旦臨終常憶念」,就是說,呃,那這樣子的話,總有一天你會遇到臨終的時候了。那,到時候呢,三世因果就要來嘍,中陰的時候的苦就要來嘍,你要記住啊,說有一天是會臨終的,你要記住啊!
「親友財物捨棄時,中陰孤自飄零時」,這是我們佛法講的,說你人一死啊,喔!親友、財物就都不得不放掉了,對不對?那「中陰孤自飄零」,你到了中陰身,就是還沒轉世,可是也都八識已經離開了身體,那個時候呢叫「中陰」。就是說在已經死可是還沒有再生,這中間的這一段,還沒有決定你要到哪裏去,這時候叫「中陰」。就是中間等待的,說下面的輪迴結果是怎麼樣,在那個時候的,「孤自飄零」,那只有你自己了,也沒有人可以跟去啊!不管你是以前多大的一個國王,你到時候也沒有任何人跟著你,對不對?而且他說是「飄零」啊!因為中陰的時候他是怎麼樣?他就是說,他那個心呢,想怎麼樣就馬上顯那個樣子,想巴黎就在巴黎囉,想石頭裏面就在石頭裏面囉,就是說,然後而且不由自主,因為這個心是亂的,以前多少念頭什麼,在裏面想到什麼就顯什麼,這樣子,很亂而且不由自主,所以說「飄零」了。「憶念昔作善惡時,有誰相救常憶念」,現在要你常常憶念的是什麼呢?就是說,當你在中陰,想到以前做的好事、壞事的時候,想到好的時候當然很快樂,想到壞的時候呢,哇!很苦。「有誰相救」,有誰能救你呢?就是要提醒你囉,你要知道將來總有一天會死,死的時候會有遇到中陰這種飄零的狀況,你要怎麼辦呢?要靠什麼才能救啊?喔。
「世間法律具條文」,他說世間的法律呢,它有明白的條文來規定說,呃,什麼是對,什麼是不對的嘛,對不對?「禮教亦有月旦評」,就是說在儒家的禮教裏面來講呢,也有「月旦評」,就是說會有人提出來說,這是對的、這是錯的,後人會評論你,別人會評論你喔。「業果是誰能逃脫」?就是說,你看!世間法也明明就是說因果嘛,就是你做什麼,人家會講對、錯啊,法律要不要罰啊,對不對?我們佛法講說造業都會有結果,那同理你也知道說,這種宇宙間的鐵則,一定因果造了什麼業會有什麼果,有誰能夠逃脫呢?「馬麥之報常憶念」,什麼叫「馬麥之報」?就是說釋迦牟尼佛啊,有一次在什麼地方,那個情況很糟糕,結果人家能夠供養他的就只有「馬麥」。大概是說給馬吃的麥吧!就是比較差的麥啦。就是說連佛他都免不了說,以前有造過什麼業,所以他這一生會遇到吃這麼差的時候,那我們普通人更不用講了,有沒有?是這個意思喔。所以他這裏,他都是一點一滴的在給他提醒囉。就是說多苦啊、有輪迴啊、輪迴很難了啊、將來會有死啊、死了以後怎麼辦啊、因果是不壞啊,這樣一條、一條在講。
「何日死來不可知,胎中死者豈無之」呀,哪一天死不知道,誰都不知道,除非少數有神通的,知道說什麼時候死或者往生,大部分的人是什麼時候死不知道嘛!然後「胎中死者豈無之」?難道沒有在那個懷胎,胎兒就已經死掉的嗎?也有嘛!有的是遇到意外母子都死;有的是不到幾個月就已經死在裏面,還得設法弄出來;那有的生出來的時候就死掉,喔,這麼都有嘛。「暫時且不應流轉」,他說,在這個死是這麼不可知,而且生命短促到,甚至有的還沒生出來都已經死了。在這樣的情況下,「暫時且不應流轉」,就是說,就是很短暫的時間呢,我們都不應該隨著這個輪迴的業去走了,因為不知道什麼時候會走,一點點時間都要把握來做佛法,這樣的意思。「如救頭燃常憶念」,所以呢,佛法都叫人家說,你修行啊,就好像一個人哪,頭髮燒起來了,那要趕快滅這個頭上的火,那麼急迫呀!你的修行要那麼急迫啊,你要常常記得這一點。「長于我者某已死」,就是說年紀比我大的,「長於我者」,某某人已經都死掉了。「少於我者某亦亡」,咦?年紀比我小的某某也死了。這是說我們看自己身邊的人吧!哦,比你大的你認識的,喔,這個也走了;喔,比你小的這個,欸!他居然也已經走了。「我何大幸得苟活」,就是說,哎呀!多麼幸運啊,我居然現在還是活著。照這樣講就是,比你大的死了還說不稀奇,哦!比你小都會死,那我們就在同樣那個年紀沒死,就等於僥倖了。「一刻千金常憶念」,要記得啊,時間這麼寶貴呀!「我今作佛依此身,我今造罪亦依此」,就是說你現在呢,要成佛還是要造罪業呢,都是因為你有身、有心嘛,對不對?身、語、意嘛。「大身小用且不宜,誤用自殺常憶念」,就是說,你如果有這個身體可以做佛,而你不來做佛,只是做個好人,這樣都是可惜了,何況你是去做錯誤的事情,造業什麼,使得自己,這個「自殺」等於說,使自己壽命減短,或者使自己慧命沒有啊,這就更不對了。所以這就是勸他說,你眼光要高,要盡量最好的利用人身,不要說去做低於成佛以外的事情了。
「一失足成千古恨,再回頭已百年身」,就是說什麼時候稍微一點錯誤呢,哎,有時候,所謂「千古恨」就是說,就沒有機會可以再改的話,就永遠的遺憾了,知道嗎?「千古恨」就是說永遠的遺憾了。「再回頭已百年身」哪,就是說有時候你想要悔改的時候,哦!已經是百年身後事了,就是你想改,這輩子已經改不來了,要等以後下輩子再說囉,還知不知道要改都不知道了。「少時相許今漸壯」,這裏又有說明了。他說以前張澄基十五歲的時候,就已經在盧山閉過四十九天關了。這都是很不容易了,那麼小就已經遇到佛法,而且發心到說閉關四十九天,這都非常不容易了喔。他說「余遇而獎勵之」,他說他那時候在那邊認識他,就很獎勵他說﹕哇!你這麼小能夠這樣,真不得了!大家很獎勵他,所以「少時相許」囉,你小的時候我都獎勵你啊;那在這兒客氣當然是說「相許」,我推許你,你也推許我啊。「今漸壯」,你現在已經不再是這麼小的時候嘍,你現在已經是壯年囉。「莫再顛倒常憶念」,就是說,那你要因為,如果有錯誤悔改是很難了,所以你千萬不要再犯錯了,這樣子規勸他了。「世間功名與富貴,都是造罪之張本」,世間的這些功名、富貴啊,哦,一般人因為不懂得要學佛的話呢,他越有權威,越有富貴,噢!他就越會造一些私心自利的事情,對不對?「無常業果金不換,莫待騎虎常憶念」,他說「無常」,然後「業果」。就是說一切是無常的,那麼一到了造的業的果成熟的時候,這個果是忽然出現的,對不對?它機緣一成熟就出現了。它一出現的時候呢,「金不換」,就是說你用金子也不能換嘛!沒有人可以說,我要死了,可不可以我所有家財都給你,放我幾天假?沒有人許你呀,換不來啊。「莫待騎虎常憶念」,就是說騎虎難下嘛。你已經騎到老虎上面,你要下來是不容易的,所以他說你不要等到情勢那麼危迫啊!那就是提醒他了。
「世事惟是妄相續」,他說,世間的事情是怎麼樣呢?就是「妄相續」。就是說虛妄了,因為世間的想法都以為有常啊、有我啊什麼,整天忙著一些眼前看來好像是好的事情,那麼這樣子不斷的做這些事呢,中間又造一些業啊,造一些罪啊什麼,所以就是虛妄不斷的連續,就是「妄相續」,虛妄繼續下去,嗯哼。「榮枯枕上夢三更」,就是說,這幾年很繁榮啊、很發達啊,呃,現在又是不景氣啊什麼,這類事情呢,就好像在晚上睡覺的時候,三更做的夢一樣。就是說當時正在夢的時候很明顯,夢醒了一場空,人生的這些榮枯呢也是這樣,當時呢,喔,很高興啊,或者很消沉啊,事後一看呢都一樣,只是一場空而已,也抓不到啊,又一直演變啊。「了達纏幻莫非苦」,就是你要了解說、通達說,唉呀!這些糾纏啊,這些現在這個這些如幻的、世間的事情裏面糾纏呢,無非苦而已,對不對?就是說「趁未深入常憶念」,就是趁著你現在還沒有,還只是要漸漸壯年囉,你還沒有深入世間的這些虛幻的、苦的糾纏裏面,你要趁早抽身而出,趁早去修佛了。
「病魔障難修始生」,就是有病啊,有遇到困難啊、阻障啊,是你想要修的時候呢,咦?好像那時候才開始反倒多起來了,就是佛法上的這些障。這是為什麼呢?「如滌溺器臭氣出」,這是像你洗一個馬桶啊,當然會有臭味出來,就是說你現在想要把你這個業報身做的,積了很多業的,要把它弄乾淨的時候,呃,這些業要消的時候,當然就顯出來了,對不對?所以就會有一些病魔啊,障難了。「世間英雄苦中來,出世大勇常憶念」,就是說,世間的英雄是哪些人呢?就是他在苦裏面,他堅毅不拔、刻苦努力,終於成功嘛,這才是英雄。同樣囉,你出世也是需要有很大的勇,勇猛、勇氣、志氣,才有可能嘛!排除萬難,做這個人家不以為有什麼結果的事喔。說「我願等同密勒願」,呃,就願上來講我們好像跟密勒祖師也差不多、密勒日巴大祖師呀,為什麼?大家都是希望早點成佛啊,能夠救渡一切眾生啊,這一類的嘛,對不對?「我苦何似密勒苦」,但是你要想想了,他所以成就大祖師,救渡那麼多眾生,他經過多少苦?我們的苦,跟他根本不能相比嘛,喔。「不經其苦惟空願」哪,就是說你又沒有像他那麼,為了修行而受了這麼多苦,你的願雖然跟他一樣呢,你這些願經不起考驗的,你一遇到事情都是世間事第一,那你還有什麼呢?「因果自考常憶念」,所以呢,你自己呢,要常常反省囉,因果相當不相當了?不相當,就是虛妄的希望而已了。
現在接著講,三百二十一頁上面,昨天是講到「因果自考常憶念」。現在講說,繼續跟前面一個有關,前面是在說跟密勒日巴祖師比嘛,那麼再來要考慮的是什麼?「出離之心如密否」,就是說,你出離能不能像密勒日巴那樣呢?因為他是真正徹底了,他一個人在山洞裏面,也不出去乞食什麼,這樣過好幾年喔。你出離的心有沒有像他那樣子徹底呢?「信師之堅如密否」,你對上師的相信,有沒有像密勒日巴祖師那樣堅固呢?為什麼這樣講?因為密勒日巴祖師,他的師父是那個,上師是麻巴嘛,麻巴祖師。那麻巴祖師知道他以前用那個魔術、魔法,就是降冰雹啊什麼,殺了三十幾個人啊什麼,罪業很深重。所以他要磨練他呢,要替他消業呢,因為你要一生成佛,這些業你不磨掉你怎麼辦?他就叫他說,噢!在這裏給我蓋一個大的石頭房子啊什麼。等蓋好了,他又說,噢!我不是要那裏啊,我要別的地方,又那個也要拆下來要搬那邊去,那石頭都很大,他這樣揹著揹到背上都磨破一個洞,磨得那麼辛苦。他說,你幾個人受得了這樣折磨呀?稍微一點小事就不高興、就不來了,大部分是這樣喔。你跟密勒日巴祖師比起來,你的信仰是怎麼樣的呢?「蕁麻受用如密否」,就是說,人家密勒日巴祖師在那個什麼, 在野外什麼東西都沒得吃,就是洞口,他不願意出去走遠去找食物啊,洞口有那種那個蕁麻的那個子,他就收那個來煮來吃喔。他說,你現在過日子,你能像他這麼艱苦嗎?「因果相當常憶念」,就是說,你如果真的發願要像人家能夠一生成就,那你要想說你到底有沒有像他那樣努力,喔。
「大苦大忍大凍餓」,就是說,他的苦是那麼大,他的忍是多大,有沒有?忍無可忍。普通人忍不了的,他都忍下來了;「大凍餓」,那你想,一個人在山洞裏,只有蕁麻可以吃,然後是多冷,有沒有?他甚至那個衣服都是,因為他一個人在山洞裏面潮濕什麼,衣服都是破碎的,等於說是衣不蔽體喲,那當然晚上很冷啊!你想,又是西藏哩,不是這裏欸。「綠身猶被獵人欺」,就是說,他因為一直吃那個蕁麻,吃到他身上變成看起來是綠色了。那後來呢遇到一些獵人呢,噫?獵人想說這是什麼怪物,怎麼有這種東西?還欺負他,好像打他什麼。哎?「寧死不怨無加持」呀,就是受到這麼大的苦,他沒有說,喔!上師啊,佛啊!你們怎麼捨棄了我,你們不加持我,害得我這個樣子。沒有這句話!其實這個也是很多人容易犯的一個問題喔,他佛法稍微做久了,他一遇到困難就說,咦?怎麼這回不加持我,有沒有?就是他說,你看!他那樣被打,已經又全身都是那個什麼綠了,你想那個受那麼多苦的一個身體,還被人家打的時候多痛?欸,他沒有怨恨,沒有怨說佛、菩薩是放棄他,或是假的,沒有這種事。「古今不及常憶念」,就是說這樣子的苦啊、忍啊,就是從古到現在,哪一個比得上他囉?都不及他那麼厲害嘍,所以你自己要常記得這些事情。
「米足多吉駐廄隅」,這是說大寶法王有一世的,叫做「米足多吉」。這個米足多吉呢,他也是很窮啊,他住在那個什麼養馬啊,那一類的東西的那種房子的一個角落,就在那裏,而且每天,因為專門修行,也是靠那個,雖然是大寶法王再來,每天也是靠那個乞食,那他呢,在那個養馬的地方,住在那個角落啊,那他修財神呢,呃,那天見到財神顯身了,就是親自見到了。這裏他所謂財神,我現在記不很清楚,好像陳上師講的那個故事的時候,好像是毗沙門天王的樣子。哦,他見到了,可是他說,欸?那一天他已經修到這麼好,都見到財神了,那一天他去跟人家要飯的時候,他所得到的是什麼?只是圓根的蘿蔔而已呀!有沒有?而且好像還跟他講說﹕你知道嗎?你的那個你要到的飯裏面,比別人多了一塊那個酥油,那就是我的加持才有的,喔。就是說,你不要以為說,噢!成就了你就以為說,馬上就怎麼樣、怎麼樣平步青雲什麼的,不是啊!人家古德真正那麼辛苦修,修成就的時候,就是這樣啊呀!所以你不要抱怨的意思了。你不要以為,噢!我已經怎麼樣、我已經怎麼樣,為什麼我這樣?喔,不要抱怨。
「自心不生真懺悔」,他說你自己心裏啊,如果沒有真的有那個懺悔的那個意念的話。「如乞丐唱蓮花落」,那你這樣子,哦,不管你在修什麼法啊,修百字明啊什麼,你那種唸誦,跟那個乞丐在那個唱那種,叫做「蓮花落」,就這樣很順口的這樣,講好話啊,要人家給錢,跟那種有什麼差別呢?因為乞丐心裏想的也是錢呀!然後他也是念得很熟了,那你這個也念得很熟了,那你心裏並沒有真的是要懺悔或做什麼,只是還在想,哦,該有什麼、得什麼。那有什麼用呢?「真言十萬亦何益」,就是說,通常說你持一個咒,基本上至少要念十萬囉。他說,喔,你就算念了十萬又怎麼樣,也沒什麼了不起啊,如果你的心不是真誠的話,沒有用啊。「午夜捫心常憶念」,就是說你半夜裏啊,自己靜下來了,自己摸著良心來問了,就是說我真的是誠心在懺悔,在念百字明,還是只是這樣順口溜呢?喔。「眠食放逸若干時」,就是說,你睡覺就至少八小時囉;你吃飯,喔,三頓又花了多少時間;「放逸」,哦,你又輕鬆一下了,雜誌看一下、報紙看一下、電視看一下、電影又看一下,那這些合起來,佔了你多少時間哪?哦,你說你上座修了,就是你真的坐下來在那裏打坐啊什麼,喔,可是那時候呢,心裏也還是想東想西啊,就是散亂嘍,那又有多少時候是心裏散亂呢。「纔得幾分住正念」?就是說,總共你真正只有幾分之幾的時間,是心在真正的佛法上呢?喔。這裏幾分,當然你也可以說,只有幾分鐘吧!看你有沒有真的一分鐘,心完全都在「住正念」,就是說完全在正念上沒有跑掉啊。你可以說,噢!我今天念了一萬聲佛號,那我至少有一萬念呀!可是你這個心是東跑西跑、東跑西跑,那你真的連一分鐘,全部住在這個佛號上都沒有了,也有可能啊,有沒有?「好生慚愧常憶念」,就是說,那你自己要知道要慚愧啊,你叫做修行的人,結果你大部分的時間就這樣過去了,你根本沒有幾分鐘是真正能夠專心在佛法上的。
「觀想明顯堅固否」?就是說,密宗修那個本尊觀啊什麼,都是說觀想起來要明顯,要很明顯囉;要堅固,就是說能夠持續不斷嘍,沒有雜念囉。你能不能做到呢?「淨信悲心相續否」,就是說,你那個純粹的信心,你這個信不是夾著說,喔,我希望有什麼私人的願望能夠滿足啊什麼,純粹的就是說,噢! 佛、菩薩這個是真的,救渡眾生這個是真正我們唯一解脫的路,你有這樣純粹的信心嗎?那麼慈悲心嘍,你能夠一直想到說,世間有種種、種種說不清的苦、無解的苦,那你有沒有那個慈悲心,一直是在想那個,還是一下子又回到自己的私人間的事情呢?「相續否」,就是說你淨信跟悲心能不能一直不斷呢?還是中間都雜七雜八,呃,想東想西,自己的私人的事啊、世間的事啊,這樣子。「發露懺悔懇到否」,這裏這個相續不相續的地方,可以還加一個說明,就是說,你真正心在佛法菩提心的話,你要練習慢慢就是說,連世間,不是你私人的事喔,別人的事你也不要去想嘍,因為這些想來想去,都是世間的恩恩怨怨,沒有結果的,都是輪迴啊,你不需要想了。我們修行的話,就那些要放掉了,不用去管了。「發露懺悔懇到否」,「發露」是說你在上師或者在大眾、或者在佛前哪,你就說,喔,我以前做過什麼壞事啊,那我現在說出來,讓大家知道呢,或讓佛、菩薩知道、讓上師知道,表示我誠心的要改過了,我這個以前的事,我徹底認錯了,我要改。「懇到否」,你是不是有真誠的、很徹底的說,我是要懺悔呢?懇到的「到」的意思是說,有沒有徹底,喔。
「罪未全淨常憶念」,就是說,你要常常記得什麼呢?就是說,其實啊,你修了半天,根本罪都還沒清淨咧,不用說成就了喔。你黑的都還沒清,你怎麼樣能在白的上面變光亮?不可能嘛!他說「罪未及淨戒未得」啊,你罪如果還沒除清的話,那你怎麼樣去可以得到戒體呀?「戒體」它的意思是說,噢!你如果真正從上師那邊,他傳授你某些戒囉,那你那時候也答應說,我要守這個戒了,從那一刻起,如果你真正好好的守著這些戒的話,有一個精神上的,肉眼看不到,叫做「戒體」,所謂「戒體」就是說,你是等於說有一種特別的保護在的。但是你如果,噢,隨隨便便就犯了戒呢,這個戒體就破壞了,就沒有這個保護在了。然後他說了,一層、一層嘍。先要罪淨啊,罪淨你戒才可能得呀!那你得了戒以後,你戒如果沒有辦法得的時候,沒有這個戒體保護的時候,「定難生」啊!就是說你就很難說,培養出真正的定來。為什麼呢?你沒有守一些戒的話,你這個身心都還是放蕩的,就是高興怎麼樣就怎麼樣,那你就很難有定了,嗯哼。你如果平常已經習慣了說,喔,我做什麼事我要注意啊,不可以這樣、不可以那樣,總要順著佛法不可以順著私人,那麼這樣定就容易生了,你平常守戒守慣了,就心就不雜亂了,就容易生定了,心就容易調伏了。
「枯慧惟是口頭禪」哪,枯慧,什麼是「枯慧」呢?就是說偏於空洞的理論了。喔,佛法的這些空性的道理,我可以講得很圓滿,講得頭頭是道,但是呢,怎麼樣會是枯呢?就是說,可是你心裏沒有真的對眾生有慈悲啊,沒有真的了解說,這個苦真的是,不知道什麼時候誰都會碰到,大家都在這個苦裏面,無常啊什麼,沒有那樣的認識,沒有真的慈悲心長出來,那這樣的話,你雖然很聰明,噢,這些佛書很深的,別人不懂你看了都懂,你也會講了,講得很圓滿,可是呢,他說,那沒有用啊。「口頭禪」,就是說嘴上講得很好了,實際上沒有證到、沒有體會了。「知非自救常憶念」,就是說,你要了解自己有這些毛病,罪還沒有淨、戒還沒有得、定也還沒有生,然後偏於說只是理論懂了,慈悲心不夠啊,你把這些缺點,自己都要認清楚的話,那就要自救了,為什麼要自救?要自己改啊!你自己都不肯改誰有辦法?佛、菩薩也沒有辦法。
「古德修習累多年,觀音示現鐵磨針」,他說古德呀修法,修了很多年囉。這個故事我是不記得了,大概照這裏寫意思是這樣,以前有一個古德呢,他是修行人,他修了很多年哪。噫?他覺得說怎麼我還沒有成就啊?那觀世音菩薩就告訴他說﹕鐵要磨成針不是一下子的,你要一直在那裏磨啊,你要磨到一個鐵可以成針、可以有用,是要長久、恒毅、堅持。那麼「水滴石穿繩鋸木」,欸?水這樣一滴、一滴,看起來沒有什麼,可是只要滴得久了,石頭都會被滴穿一個洞;「繩鋸木」啊,繩子看起來那麼軟的東西,欸?可是你用它一直去磨這個木頭的話,當然你可能磨斷了一條繩又換一條繩,但是你繼續磨下去呢,咦?木頭也可以鋸斷了。他的意思是說,你不要看說你每天這樣做一點,好像很微薄、很沒有力量,只要你能持續、堅持的話,將來是有想不到的結果的。「恒毅一頌常憶念」,這裏又有一個註解了。就是說,他說他也作過一個〈恒毅頌〉,可是現在不記得了。那就是說,他以前也寫過這個,也沒有留下記錄來了,喔。就是他以前大概也寫過一個,勉勵大家修行要恒毅這樣的一篇文章。「前有累劫罪業集,後有無邊業暴流」,他說,一個人哪,這個前後不是說真的前面或後面了,而是說將來啦,你將來會遇到的是什麼?「累劫罪業集」啊。你那麼多過去生,所做的惡業的那個果呢,就要暴露出來了,所以是在你前面,就是將來,將來要出現的是這些。「後有無邊業暴流」,就是說,在後面驅使著你的是什麼?你以前無邊造的業的那個洪流,在那裏推著你走啊!你往哪裏走都身不由己。一邊是推著你走,一邊是以前的那個業果,不曉得前面哪裏隨時要出來,噢。「大事豈易一旦了」,哎呀!成佛的這個大事,哪有辦法一下就成就呢?「雪山六年常憶念」,你看哪!連釋迦牟尼佛,國家什麼,家庭什麼、什麼,一切全部捨棄,一個人跑到雪山森林裏修,也苦修了六年喔!那我們根本沒有他那麼樣的出離、那麼樣的恒毅,你想要一天嗎?他都六年咧!喔。
「因緣所生諸法相,欲得何果種何因」,他說,「諸法相」就是世間一切的現象。這些現象是怎麼樣?因緣所生的。他所以會變這樣、會變那樣呢,就是有他的種種的因跟緣囉。那嚴格講我們佛法想法是說,整體的那種因緣了,全部都是有關的,只是說,你有的比較明顯,是直接的因緣,有的是很長遠後面,你看不到過去的,很複雜的。所以呢,因為根本上是因緣所生,也就是因果囉,所以呢,「欲得何果種何因」嘍,那麼就你要想了,你要什麼果,你就要從它的因去培養了。「欲畏何果捨何因」,那你又不希望有什麼樣壞的結果,那你就要把會到那種壞的地步的那些因素,你都要避免了;如果是你自己原有的,你就要丟掉囉!「操之在我常憶念」,就是說這一方面的選擇,是你自己可以決定的。你要記得啊!你不要都推成說,喔!這我沒辦法、這我沒辦法,都是別人不好啊。不是、不是!任何事情裏面,你要去看出來,修行是這一點很重要,你要看出來說,欸?這裏面哪一點是我自己的,因為別人的我們管不到嘛,他要造業或他要做好,那我們做好當然隨喜,造業當然替他可惜,可是你管不到嘛,講也沒有用。但是呢,你要看說,我怎麼辦?就是說,遇到這樣我怎麼辦?這一個地方選擇在你,喔。所以我們就是遇到什麼事情你懂得說,這個裏面哪一部分是我自己可以決定要不要做的,那我做不做的地方呢,是照菩提心,還是照私心、還是什麼,還是照世間的考慮,那就是選擇都在你自己,只要你照菩提心,你就不會錯了喔。
「自離上師入火宅」,是說自從啦,自從你離開上師,「入火宅」,就是說你又回到世間的事情裏。那世間呢,經裏面有一個比喻啊、譬喻啊,就是說好像一個房子著火了,你在世間裏面,就像在一個著火的房子裏一樣,很危險呀!你不趕快設法跑出來,你遲早就是在裏面被燒死喲。他說「到處惟結散亂緣」,就是說,噢!你離開了貢噶師傅以後呢,你到處去呢,哎,你結的是散亂緣啊。就是你這個因緣呢,就是世間的緣而已啊,就是佛法的也不是什麼可以長久的,就是亂七八糟這樣。「安得重回雪山修」?你怎麼可能回到那個貢噶雪山去再修行呢?喔。「死也清高常憶念」,就是說,你要是在山上專心的閉關修的話,你就算修到死,死在那裏,那你也是清高啊呀!你要注意,免得你在世間這樣散亂,有什麼好呢?輪迴啊!
「蓮師勝法如蛇喻」,就是說,蓮師所傳下來的這個殊勝的法,就是講密宗的法啦。那麼這個呢,蓮師本身就教導說,這是像一條蛇,怎麼樣呢?「在彼竹筒惟上下」,就是說好像一條蛇呢,鑽到了一個竹筒裏面去了,修密宗是像那種情況,是這樣,為什麼呢?這個蛇現在呢,你要嘛繼續往上走,你要嘛你就只有退出來,不然你怎麼出來?這個意思就是說,我們修密宗,你就只有一路一直往上去囉,你要是不往上去啊,那你就會墮落,這樣的意思。「上則成佛下則墮」呀,就是說,你努力往上走,那麼你就是成佛,你不往上走你往下去,你就墮落了。「臨深履薄常憶念」,就是說,那你就要像如臨深淵、如履薄冰囉,你要常常記得是這麼危險的事,要小心嘍,你不繼續努力是不行的呀!
「密乘之道重上師,惟觀功德不觀過」,他說我們密宗啊,特別偏重上師,為什麼呢?因為密法這種東西,頭一個你那個傳承的加持,不是經過上師你也得不到;再來呢,真正要修也不是說拿到書就好了,你不跟在師傅身邊看他,你怎麼知道說書上真的在講什麼?搞不清楚的。然後再來呢,你修的過程中呢,隨時可能氣功啊什麼,有種種的身體的現象啊,你都不知道怎麼辦?到底這個夢是好、是壞什麼,也都不知道。那你不靠有經驗的師傅,你要靠誰呀?你自己猜就猜得出來嗎?亂想都以為是,都是錯也不知道,喔。因此,因為跟著上師是這麼重要,所以呢,「惟觀功德不觀過」,你要想上師是已經修習佛法多少年了,多麼辛苦,然後還沒有斷過,好好的修,有過什麼樣的感應、有過什麼樣的成就,這些要記得啊!「不觀過」,不要老在那裏好像挑師父說,噢!師父這點是怎麼樣、師父那點是怎麼樣。其實很多時候,做弟子的在那裏想來想去,是他自己心裏了解不夠,他在那裏編排說,呃!師父是不好。其實師父哪裏是不好呢?喔~。這種都是修行的人容易犯的毛病唷。「觀德悲感觀過墮」,他說,你記得說,噢,師傅是有這些功德啊,師傅有這些感應啊!你記得的時候呢,你容易感動師傅的那個悲心,為什麼呢?你這個人對師傅很恭敬、很順服,那麼師傅看你有問題呢,就是說,唉呀!這麼乖的小孩,怎麼還遇到這樣的事情!就好好給你指導啊,好好給你祈禱啊什麼,那你就得力囉!你觀過多,喔,你整天說師傅怎麼樣、師傅怎麼樣,態度都很頑強,師傅的話都不聽,人家想說講也沒有用也不講,然後呢,有的甚至說,哦!師傅這樣子,我不去了什麼。那你不去是你不去,結果是誰的損失呢?那麼師傅的教導啊、加持啊什麼,那你又怎麼得到呢?「善為正觀常憶念」,就是說,所以啊,你要好好的作正確的觀想、觀察,你不要搞錯了。
「一切惟心師亦心」呀,就是說,佛法也有講說,喔,一切是你自己心裏去挑哪些來想,想成什麼樣,都是你自己心的作用啊。那所謂的「上師」,也是你心裏怎麼想他嘛!你都要看到這些說﹕喔!也沒有誰知道他啊,也沒有人承認他啊。喔!什麼、什麼…。你專去想這一類的話,那他當然也變成不重要、沒什麼了。然後「師如心鏡照自影」,他說其實呢,你所想的那個師傅啊,就是你自己心裏怎麼想、怎麼想投射出來的。所以你所謂的這個「師傅」,其實是像個鏡子,他所照到的呢,就是你自己。你自己把師傅想好,是因為你心好嘛,心裏想觀察功德方面嘛;你把師傅想壞的時候,是因為你自己心都在那裏編排不是嘛!所以其實是所謂的「上師」,你以為他怎麼樣,只是你自己的心清淨不清淨的結果嘛。
「幾番見兄感師恩」哪,就是說我好幾次啊,看到你感動說師傅的加持啊、師傅的慈悲啊、師傅的教導啊。欸,以前你也都有過啊,現在怎麼…?「今捨師去常憶念」,就是說,咦?現在怎麼忽然離開師傅,不跟師傅聯絡了呢?所以這種地方喔,其實就是說什麼,都是自己本身的業障啊,你知道嗎?很多都是這樣,就是其實跟在師傅身邊的時候,喔,知道很多感應啊什麼都有。欸?忽然就會說那些都好像都是假的一樣,或者都忘記什麼一樣,專門在講說師傅不好、師傅不好。這不是你的業障,是什麼?喔。「己過如山積不見」,就是說,呃,自己的錯誤像山那麼,堆積如山,咦?都看不到呀!都看不到說自己根本沒有資格去批評上師啊。「師過秋毫亦明察」,噢,師傅哪一句話,師傅什麼時候一個什麼,喔!不但記得還一再拿出來講。「法不相應實由此」,所以你修密法、修佛法啊,不會得到那個感應呢,不會跟法相應呢,就是因為這樣嘛,你根本偏嘛!你也不曉得自己的問題所在,不去針對自己的問題去改過,反而呢,師傅一點點什麼你把它記得,放大鏡看,喲!這一點、那一點,整個心籠罩在那個,那其他的功德你都忘記了,那你要怎麼樣修啊?你要怎麼樣感應啊?「勤加懺悔常憶念」,就是說,所以呀,你要好好的懺悔啊,不要那個,又是這樣的錯誤呀!
「師本大悲觀世音,我未見時先已夢」,他說,我們的貢噶上師呀,他是真的大悲觀世音菩薩的化現哪。「我未見時先已夢」,我還沒有見到上師,我都已經夢見說他就是觀世音菩薩了。「灌頂殊勝相屢見」,我們領他的灌頂的時候,常常有種種很殊勝的,得到加持的經驗都有的。「淨信相感常憶念」,所以你要知道啊,你自己心裏是清淨的信上師的話,那麼就會「相感」了,互相感應了,喔。你如果不是淨信的話,那自己業障,那要怎麼辦呢?「密勒背師得法後,法實相同修不應」,他說,密勒日巴跟著他上師的時候很苦啊,那他的師母呢可憐他說,唉呀!怎麼把人折磨得背上都磨了一個洞?就偷了上師的一個祖師的一個紀念的東西,拿給密勒日巴說,你去找他的大弟子吧!他大弟子那裏都有這些法,你就從他那邊學就好了。你拿這個去,就騙說,哦,就是師父叫你來學啊什麼。那,那邊大弟子看說,這是師父最寶貴的東西,叫他拿來一定是真的嘍!就也真的傳了他的法。這就是說「背師得法」的因緣就是這樣子。「法實相同修不應」,哦?從師父的徒弟那裏學到那些法,可是怎麼修起來都沒有什麼結果呢?那個人也覺得很奇怪,欸?這個法應該修了有什麼、什麼,你怎麼一點都沒有?「回頭一經其師許,修無不應常憶念」,但是呢,後來他就知道說,啊!不行了,這非要有師父開許才有用,他就回去懺悔了。噢!師父說,好吧!你現在也知道說不可以這樣子了,好!許你了。欸!一許呢,「修無不應常憶念」,你就要記住了,人家經過上師開許以後修,感應就很快了。
「達波問何時弘法」,這是仰米達波,仰米達波是誰呀?就是岡波巴,就是密勒日巴的徒弟嘛,岡波巴祖師喔。他要離開師傅嘍,他問師傅說,他這個岡波巴本來也是出家人哪,然後也是已經很有名啊什麼、什麼,結果空行母跟他講說,你要去跟密勒日巴學。他那個還是個居士哩!他想說為什麼要去啊?她說,喔!那個才有真東西。他去了,後來學了以後,要離開師傅的時候,他問﹕什麼時候我才可以傳法給別人呢?密勒日巴祖師跟他說什麼?你看到上師是佛的時候你才可以。就是說,你要是還沒有看到師傅是佛,就是你根本那個淨信還不圓滿嘛,那你就怎麼能夠把法再傳出去呢?所以他這裏講,他說「因上果上唯靠師」,你開始修的時候要感應,也要靠師傅呀,因為他是傳承一代、一代那個真的在那裏。那個加持,他不開許你怎麼得啊?果上,果就是說你到自己成就可以弘法囉,就是你得這個果了。你到果的時候,那一關也是說,你對師父有沒有圓滿的信仰,喔。所以「淨信當具常憶念」,就是叫他說,你一定要淨信嘍,你不要忘記了。
「米吉見師殺小蝨,淨信不生障無死」,米吉,這個要看後面那個註解了。他說在《塔鬘集》裏面有寫哦。這是一個,那個故事我不記得那個祖師的名字了(註﹕米吉巴),他這個是簡單的名字吧。他說,他看到他的上師(註﹕夏哇縷巴)呢,在那邊身上有小的跳蚤,就是說,那個上師有兩個空行母呢,在幫上師抓那個小跳蚤,抓了呢就把它捏死、捏死。那他看到他心裏就想了說,哎喲!怎麼那麼不慈悲啊!他因為是學顯教學多了嘛,就是習慣說不殺生什麼、什麼,他不了解那個密宗可以殺活同時,就是殺的時候就是超渡它,他不懂。所以他心裏就說了,咦?怎麼這樣子?可是同時呢,有一個僕人,不曉得是他的僕人還是他師傅的僕人(註﹕米吉巴之僕拓缽沙加那),那個《塔鬘集》裏有啦,去看就是了。那個人就不一樣了,他心裏想的就不一樣了,他想說,哎呀!怎麼這些跳蚤這麼大的福報呀!都一下就都被這個師傅超渡了。他這樣一想的時候,他那個上師是有他心通的,他想說,喔!這個人有這麼圓滿的信心,他就這樣,手這樣打一個,「啪」一下,手指這樣一彈,喔!那個人就肉身就飛到淨土去了。喔~,那這個時候米吉,你看下面有寫嘛,「侍者信之比飛昇」啊,就是說,侍者相信說這是超渡,心裏有這樣的淨信,「比」是馬上的意思,馬上就飛昇了。那這個時候米吉就懺悔了,啊!是我錯了,我對上師這個殊勝的行為呀,不能有正確的了解,反而垢病了。結果師傅是說,你還是會成就的,但是因為你有這種障呢,你就會慢一點了,你就要經過多少才會成就,喔。「信為德本常憶念」,就是說,所以你要了解,你這個功德的根本,是要有純粹的信心哪。
「業以自牽果自取」,你所造的業呢,就變成來「以自牽」,就是把你拖著走了,喔,你造的業就把你自己牽走了;那「果自取」,你自己的果呢,是你自己造業所得的。「或成或墮總自心」哪,你會成就、成功,還是會墮落,都是你心裏怎麼樣而決定的。「大願已發大法得,大信大毅常憶念」,就是你已經早就發過菩提願嘍,你都修佛這麼久的人嘍,那你也跟過貢噶上師,得過密宗的大法囉。「大信大毅常憶念」,你這個基本上你已經有了,現在你要使這些願跟法能夠圓滿,發揮他們的作用的話,要怎麼辦?你要大信、大毅呀!你對上師要有完全的信心,你要完全的恒毅啊,才有可能。
今天是六月九號喔,我們要講那個,繼續講《讚頌集》,那個圓明版十七冊的裏面《讚頌集》的〈常憶念頌〉,今天要講的從第三百二十三頁開始。「頓根即見即行果,證量具足非口頭」,他說有一種呢,這種叫做「漸根頓」了,就是分根器呀,就是這個人的程度如何呢,他有的是漸的,就是說他學什麼東西他慢慢來,你得一點、一點教他,這種叫漸的;「頓根」呢,就是說他可以,他很聰明,他可以一下子就了解,馬上一講就都了解了,這種叫做「頓根」。他說「頓根即見即行果」呀,就是說這些人他如果真的是這種,能夠很快馬上領悟的人呢,他是「即見即行」,就是說,他想說這樣才對,他馬上照做了,他不會說,哎呀!我又還顧慮啊,我習慣怎麼樣什麼,沒有,他馬上可以改。所以他就一看到說什麼是對的,他就照著做,就到了果位了,頓根的話就是這麼快啊。但是呢,他說「證量具足非口頭」,但是這些呢,並不是只是說嘴上這樣講說,喔!這個我知道了,我沒問題。這種沒有用的,人家是真正了解了,而且他一做起來的時候呢,噢!馬上有什麼感應啊,他馬上有什麼定境出現啊什麼,所以就是說證量是充分的,不是只是口頭的,這才叫做真的「頓根」了。「中根見到行未到,好自長養常憶念」,他說那至於比他,那種是最上根了嘛,能夠一見到就達到了。你這個程度沒有那樣的人,你只是中等資格的人呢、中等資質的人呢,你見到行為的話,你雖然已經了解,比起那個下根的好是因為,下根連見都不容易見,佛法講無我,搞半天也搞不清楚,那是很難嘛!你中根的是說,喔,你講,你能夠了解也願意接受,但是呢做不來,為什麼呢?心裏種種顧慮啊、習慣哪,很難一下子改過來。那麼這樣的時候你要怎麼辦?「好自長養常憶念」,你就要記住了,你要好好的自己來培養,怎麼樣培養?就是使得你看得到的,在行上慢慢修,也真的能夠做到,這樣子,喔。
「既說破後要跳過,口是心非徒自欺」,他說,說破了,就是說嘴裏說,喔!我看破了,這些都可以放下了什麼、什麼。但是呢,要跳過,就是你不能只是嘴裏這樣講,你行上沒有真的放下,沒有真的跳過這些世間考慮,你要真的跳過這些世間考慮。他說「口是心非徒自欺」,他說,嘴裏講的是這樣子,都是合於佛法的,口裏講的是「是的」,心非呀!可是心裏還是免不了世間考慮,人我啊什麼、比較啊什麼這樣。那這樣子呢,你就是自己騙自己了,喔。「狂慧惟是增上慢」,他說有的人呢,他那種智慧為什麼又說是狂慧呢?就是說,他也真的很,你跟他講起來,他也是能講得頭頭是道,他是真的了解這些事情了,就是佛法這些道理啊。但是呢,他就是為什麼說他狂呢?他就好像說,喔,佛法說本來是佛嘛,這個什麼,哦,罪也是空性嘛,也是沒有我嘛,所以你只要不執著他,欸,也沒有罪囉,以前有什麼也不用擔心嘍什麼,他想成好像這麼簡單嘍,就好像說,噢,道理上是無我,所以本來就是佛呀,我也不用修了,講起來都好容易囉。但是他說這是「增上慢」啊,所謂「增上慢」就是說,這是一種你有那個能力,能夠了解它道理的地方是好的,所以叫「增上」。但是你在這裏面呢,你一懂呢,你產生了一種驕傲了,這種驕傲是他的哪一個地方的缺點?就是說沒有仔細檢討說,你見到是不是真的做到啊。你還差得遠哪!這一點沒有了解,就是一種,只是一種傲慢而已呀。「仔細自檢常憶念」就是說,你要常常記得說,你需要仔細的,一點、一點考驗自己說,我的心行如何呀?我心裏想的是怎麼樣?我的行為又是怎麼樣呢?都要考慮喔。剛剛說的那個「心行」啊,是說心裏的行為,那裏的意思就只是說,心裏是到底你在想什麼,你到底的那個情緒反應啊什麼,你到底是怎麼樣;那外一邊要檢點的是說,你言語上啊、行為上又怎麼樣,對不對?喔。
「知非便是大神通」啊,他說你不要吹什麼,或者希求什麼大的神通了,你要是能夠看到自己什麼地方錯,喔,那就不得了了,因為這是最難的嘛,對不對?通常都是批評人很容易,好像自己都沒有問題呀,其實最難的是看到自己的問題。「守戒能生大功德」,就是說你如果照著佛、菩薩、上師頒佈的這個戒律,你能夠遵守的話呢,那麼你就會有很大的功德了。為什麼呢?因為這些戒律主要都是叫你說,哦,不要做什麼啊,那就防止你犯錯囉;說要做什麼呀,就是說這樣做,增長你的資糧啊,增長你的慈悲心啊什麼。所以,你這些都能夠做到的時候,你當然功德就會大起來了嘛。「榖熟豈慮無糠秕」啊,就是說你如果稻子熟了的時候,那你收成的時候,自然也會有那些,那個什麼,榖的外面的那個皮啊,那個當然是會有的。他的意思就是說,你學佛呢、修行呢,你如果真的成熟了,你這個人真的身心徹底的改,變成無我、慈悲、利他了,那你何必擔心神通什麼這些呢?這些是附帶的東西而已,自然跟著來的,你不用專門去求那些東西,你應該重點在你的菩提心,你是不是真的成佛啊!嗯哼。「君子務本常憶念」,就是說,是一個君子呢,這是儒家的想法,就是說他應該務他的根本,他的根本是什麼?他的仁啊、他的孝啊這些嘍,對不對?這些,心裏有這些,那你做其他的再說了。那同理,我們學佛的呢,我們的本是什麼?菩提心嘍。你在這方面要努力啊,不必說都在那裏想說,喔,我要是怎麼樣打坐打得好,那我就可以有他心通,我就可以什麼通,整天變成追逐一個說,我可以炫耀或者我可以有能力,那都不對囉,最根本是菩提心囉!你到底有沒有常常都是想一切眾生,是為一切眾生在做這些事。
「槍口莫向心外人」,他這個槍口當然不是指真的槍嘍,而是說你批評哪,你批評起來就像對人發子彈一樣嘛。就是說,你在這裏,你要批評別人的時候,你那個槍口呢,不要向著你心外的這些人,不要向著外面這些你看到的人。每個人,批評哪裏批評得完嘛?你又不一定真的什麼都懂。「槍口向自心過殺」,他說,你這個批評呢,要向自己心裏面的過失來消滅它嘛,你不要老是搞一些浪費你的時間,別人也不聽你的,然後你也管不完,世界這麼大你要管誰啊?然後你又一定對嗎?所以批評就不對了。你自己呢,看,哦,自己照佛法來想,照菩提心來想。喔,我這樣想是不對的;喔,我檢討我原來做什麼不對。那麼你要把這些呢徹底的改過。所以說,把它殺掉的意思是說,就是不再犯這個事情的意思了。他說「殺一分罪積分德」,他說你要是能夠減掉、根除了你過往的一些罪業,你看出來了,你懺悔啊,你決定說不再做啊,你能除一分的話,那你就在德方面就積一分了,因為你本來造罪是害到人啊、害到自己啊,還害到誰?你現在能夠克制不做的話,那就是以後就不會再害人了,這就一個德了,嗯哼。「殺活同時常憶念」,他說你要記得啊!你在那裏除罪的時候,也就是在長養你功德的時候,是這樣的意思喔。「知是救藥偏不飲」,就是說,哇?你明明知道說,佛法是像一個可以救命的藥一樣,咦?你偏偏不飲,就是說你不真的拿來用呀,你不真的受用它。
「知是毒藥偏要嚐」,哎!你說在世間的這些,你也懂得無常嘍,懂得人生難得嘍,喔,懂得將來輪迴可怕嘍,欸,結果你知道說這些對你是沒有用,像毒藥一樣,就是說最後還是害你的,噫?你偏偏還是說,哎!不然再做吧、再做吧。「此心如有老魔在」,你這個心哪,就好像有一個老魔,就是很久都在那裏面的,一個魔頭在那裏。「自殺自魔常憶念」,就是說你要把自己的心裏這個老魔頭,就是對世間總是不捨,然後對佛法又抗拒的,不順著佛法來做的這種魔,其實這個魔最大的就是我執啦,每個人有他的我執了,就是他也知道什麼是對,可是他不高興(笑),你要怎麼辦?就是說要把這個東西滅掉了,喔。你要自己去做了。
「戒如地基成就本」,他說戒律呀,是好像你要蓋一個什麼東西的時候,先要有一個地基啊,地基穩固纔能夠蓋起來嘛。他說戒呢,就是我們要成就、成佛,圓滿證悟呢,它的基礎就是戒囉,就是說因為戒就是包括說,你身、語、意上面,什麼該做、什麼不該做,你這些有照著佛法講的話,那你上面有希望嘛;你這些都做不到,你說怎麼樣去達到上面的呢?根本談不上嘛。所以說「空中豈能建華廈」?哎,空中哪裏能蓋起一個很華麗的大廈呢?不可能的事情嘛!「百尺樓臺從地起」,就是一百尺或一百尺以上的這種樓臺呢,也是要從地上一點一滴蓋起來的嘛。「登高自卑常憶念」,他就是說,你越爬得高的時候呀,你就看到說,哦!還有更高的、還有更廣的。那時候呢,你要更自謙嘍,你纔知道自己不夠啊。所以要他,就是說,他這裏其實另一個意思,真正的意思,應該是登高從卑的地方起來,就是說你要到高的地方去啊,一定是從低的地方上來的,他是這個意思,「登高自卑常憶念」,所以你一切要從最基礎的做起喔。
「有戒諸佛常護念」,他說你要是有戒,就是你守著戒嘍,那麼「諸佛常護念」,佛、菩薩就會特別注意你,為什麼特別注意你?哎!這個人懂得努力的話,有希望將來替佛、菩薩在世間做這個佛法的事業,那就可以又救更多的人,那需要特別注意,倒不是偏心你,是說這跟救渡一切眾生有關嘛,所以要注意你呀。「無戒惡友常聚合」,就是說你不守戒嘍,那會怎麼樣子呢?那就免不了嘍,你就這樣也可以、那樣也可以的時候,那麼一般的人就來跟你混在一起了,甚至很壞的人,因為你不守戒了,這個好玩啦,就去了,賭博啊什麼,都做壞事了。「戒以益我非惱我」,他說這個戒啊是幫助我們的,它使我們得益的,而不是呢要來使你有煩惱的。因為你如果不懂這樣的話,你有時候想說,哎喲!真囉唆呀!又說這個也不行,哎呀!又說那個也不行,什麼都不能做了。但是他說你要搞清楚,這個地方不是說要使你煩惱,它是因為這樣子纔能夠使你走上菩提道嘛!所以它是目的在益你啊,你會有煩惱是你自己還有問題啊,倒不是說戒的目的在使你有煩惱啊。「莫錯看過常憶念」,就是說,所以你對戒的認識你不要搞錯了,你不要以為這個是要來讓你多一些煩惱,不是啊!它只是要你好啊。
「好隱己惡則厭戒」,他說你這個人呢,喜歡說,喔,我有什麼壞的地方啊、壞的習慣哪什麼,你就掩蓋起來,不讓別人知道,那為什麼要這樣做?就是自己容易騙自己了,就是說,喔,我還是好,或者騙別人說,你看!我不壞啊。其實我有做什麼,他不讓人家知道。那你如果是這樣的人呢,你當然會討厭這個戒律囉,對不對?因為戒律就是叫你說,喔,你要發露你的那個壞的地方啊,要懺悔啊什麼,那你根本不想讓人知道,你怎麼懺悔呀?「好長己善則愛戒」,你如果真的心想說,喔,我希望把我好的地方能夠培養起來,這個「長」是長養嘛。你喜歡長養自己的好處的話、的善、的德行的話,那你就愛戒了。你就說,啊呀!還好有這些戒條提醒我,所以呢我什麼壞事也不做了,那什麼該做的好事也懂得要做了,那你就喜歡了喔。「親仇顛倒誰魔我」,就是說,你要是把這個到底是戒,對你是好、是壞,你都搞不清楚的話,你顛倒過來,它其實是要幫你,你把它當壞的話,「誰魔我」啊?到底是誰使你入魔啊?使你入魔是你自己見解顛倒了嘛,是你自己我執放不掉嘛。「何日離魔常憶念」,所以你要想囉,哪一天你才能離開魔呢?就是離開你的我執啊,離開這些錯誤的顛倒的見解呢?
「守戒本當慎之始,如彼草鞋一經壞,泥沙垢穢任意行」,他說守戒最重要的,就是一開始的時候,就是每件事情,你不要說,哦,這樣一下沒有關係,哦,這樣一下沒有關係,那,那就完了!為什麼完了呢?他說,就好像說那個草鞋啊,你新買來的草鞋還很乾淨,你就捨不得說去亂踩外面的地方嘛,你如果一已經碰到髒的了,你想說﹕「啊!反正已經髒了,管他的」。你就外面什麼髒的地方你也都踩下去了;他是這個意思。「泥沙垢穢任意行」,就是,所以你很注意,就是說,不要以為是小事你就可以犯錯,你一錯了,你想說,哎呀!反正我已經是有罪的,算了、算了。你原來想說,喔!我是純潔的,我要保持我的純潔。就很注意嘛,結果你想說,反正都是這樣,算了,那就很不容易保持了。「險哉世路常憶念」,就是說,所以呢,世間的路很危險啊,你不要一步踩錯了,一步踩錯了,唉呀!都已經下去了。那二步、三步都沒關系了,那就越陷越深了。他說「又如處女膜破後,後此不復有羞恥」,他說又像一個處女了,她如果有過了那個性的經驗以後呢,噢!她對這個事情就不再像以前那樣有一種羞恥感了,她就覺得說,哎!反正已經就是這樣而已。那麼,所以他說呢,「當如守貞聖潔女」,他說你這個守戒呀,就要像那個在要保護貞操的那種聖女一樣。「始終不破常憶念」,就是你一點都不要破戒了喔。
「修法不應問自心」,你如果修佛法,咦?說照這樣修嘍,為什麼一直都沒有什麼感應,自己也沒有覺得長進呢?那就你要問自己的心囉。欸?你這個心為什麼來修這個法呢?你是為你自己啊,還是為世間的利益啊?通常都是這樣嘛,就是說,呃,我希望這樣子以後,迴向我趕快找到一個工作啊,迴向什麼…,都是世間自己利益了。所以他說你要搞清楚喔,你的心其實應該是,佛法是叫你說為一切眾生的,希望一切眾生早日成佛的,所以如果修起來不對呢,一定是你忘了這一點,喔。「正行不應問加行」呀,就是說,噢,我現在修本尊了,咦?怎麼搞這麼久,一點都沒有什麼覺受啊什麼的,他說,那你就應該去想了,上師有教過,你要修本尊觀以前你要習定,你要做四加行,這些你到底做好了沒有?你如果那些做得不夠踏實,你是不是應該去補充呢?「加行不應問戒行」,他說,欸,我也真的每一個四加行什麼,該準備的我都做了。那他說,如果這樣的時候呢,那你就要檢討說,你守戒守得好不好呀?你有時候你說,喔,我做也都很踏實做了,可是呢,你一到生活裏,這個也可以馬虎一點、那個也可以馬虎一點,結果就是又有問題了。就好像說你這個業還沒有清喔,你很難長進嘛!「戒犯當懺常憶念」,所以他勸他說,你既然有什麼地方是犯了戒呢,你就要去懺了,因為如果你不懺,不在佛、菩薩前面、上師前面把它發露懺悔的話,你這個東西,罪業一直在,那你這個後面的談不上嘍,因為總是帶著瑕疵嘛,就很難了。就好像說你蓋一個地基,地基上有些缺陷,你蓋到上面的時候,你說,哎?怎麼這個樓會搖啊?地基不穩嘛。
「護法不應問自戒」,就是說,咦?為什麼我也出離了,也專修了,怎麼覺得好像沒有護法在照顧我啊?那就是要問你說,你自己有沒有真的守戒呀,你做得不像個法器的樣子,他看不上你嘛,他不願意保護你,因為他不是為保護你,而是為保護佛法,你如果是真正的好好的在修、在弘法,那他當然非要保護你不可,你做得不像一個樣子嘛,不像一個法器,不能真的弘法的話,他為什麼要管你呢?「本尊不應問自定」,就是說,修本尊囉,哎?怎麼一直沒有什麼感應的覺受呢?那就要問說你有沒有定?你的定好不好啊。你一邊是修本尊,一邊還是想東想西,哪有可能感應呢?「空行不應問明點」,欸,你說我修氣功囉,修這些氣脈明點哪,我也修囉,為什麼沒有感應到說有空行來跟你修哩?喔,那你就要問說,你到底明點充足不充足呀,是不是能夠不漏呀,問這些條件嘛。「于師問信常憶念」,那麼在,這是上師、本尊、空行、護法嘛,那麼上師,為什麼覺得好像跟上師沒有什麼相應的地方呢?喔,那你要檢討你自己的信心如何了。你對上師有沒有真正毫無疑心的那種信心呢?有沒有一下子信,一下子又不信的這種,變來變去的信心哪;還有說,有沒有能夠相信說,上師就是佛啊,上師就是本尊啊,有沒有?這一類的,你如果沒有照著密法教的去徹底修到的話,那你要怎麼辦?不能怪他嘛,喔。
「有諸內者形諸外,無諸內者徒攀外」,他說,你裏面,裏面這些,就是說自己戒好不好啊、定好不好啊,明點哪,信心啊這些,自己裏面這些基本條件呢,喔,你裏面有了,那麼外面就可以看到有結果的,因為這個是自然發展嘛!你夠堅誠了,你夠信心了什麼,它就會有一些結果。「無諸內者徒攀外」,你要是裏面沒有,你只是外面作個表象,喔,上師啊!我對你怎麼樣。心裏還是想說,哎!這個人不曉得是不是喔?有沒有?就是說你裏面還沒有真正做到的時候,你外面再怎麼弄是徒然的,「徒攀外」就是說是徒然的。「天助自助西諺許」啊,就是說西方人的諺語是說,天助自助者嘛。就是說你要是自己肯努力呢,那麼天才會幫助你嘛。它同理嘛,「反求諸己常憶念」,就是你要常常想囉,我任何事情呢,你不要老是怪別人了。哦!這個上師不好,哦!這個本尊不靈,這個空行不來,這個護法懶惰,你都怪他,沒有用!他說「反求諸己」嘍,你要想說,為什麼人家,為什麼傳記上寫他們這麼靈感?為什麼你自己都沒有?那是因為你自己還做不到嘛!你要跟古德比一比呀,人家怎麼樣辛苦,怎麼樣堅決,喔。「信己心不可太強」,就是你不要自己以為說,喔!我這樣就是夠了。這樣就是信己心太強了,就是自己以為,噢,我都是好的、我都是對的。「盡己心不可太弱」,就是說要盡力的這種心呢,就不能弱了。你不能說,啊,我也做到這樣了,世間有幾個呀!你不要再期待我再做更多了。你對佛、菩薩的事,不能拿這種跟別人比了,要盡己了,要很強的盡己了。「自信有餘行不足」,他說你只相信說自己夠了,你自己做的夠了,但是你做起來其實是沒到那些的話呢,不到這個佛、菩薩他們看千秋萬世的種種人努力的那個標準,從那邊來看你做的根本不足嘛。「休責師友常憶念」,就是說,你總是不要怪別人就對了喔,總要檢討自己。
「信師心不可不強,求師心不可太過」啊,你信上師呢,這個心呢你一定要強囉,你不強的話,那你這個密宗這個加持,這種感應不可能出生的。因為他這個要你對上師很相信而且你很謙卑的時候,那,這個加持的力量你才能感受到。你覺得,喔!我也夠了。那個一念驕傲就,這個加持就感覺不到了;對上師一念不信說,哦!他真的是佛的話,這一念就擋住了他能給你的那個傳承的加持囉。「求師心不可太過」,就是說在那裏,這裏「求」不是要求,不是說去跟師父求什麼,而是說講求師父,就好像說批評他了。啊!這個師父,你看!人家密勒日巴可以在天上飛,他根本不會在天上飛,這個你要我怎麼信他是跟密勒日巴祖師完全沒有異呢?不可能嘛,明明不是嘛!你只要這樣想呢,就是你的心都還是留在那個觀念裏面,自己設一個,師父能不能飛,你也不知道啊!可能是你沒看到的時候在飛(笑)。就是你要有這種想法,不要老是都是你自己以為怎麼樣就是對,這樣的話呢,而且更重要的,不要老是在那裏說,師父哪裏不行、師父哪裏不行。你自己呢?你差遠了!有沒有?他至少在這裏面泡了二十年,你呢?就是說,你要懂得這個說,你到底是不是真的到那個程度,可以去講他有沒有問題,其實是還沒有嘛!所以就是說叫你說不要老是拿很高的標準,在那裏要求說,噢!這個師父怎麼樣、怎麼樣。你是不是真的有資格批評,還是一個大問題咧!
他說「求而不得生毀謗」囉。有的就想說,哎?這個師父怎麼,不合我要求的說,應該怎麼樣、應該怎麼樣、怎麼樣…;或者書上看到的,書上寫說,理想的上師要這樣、這樣、這樣…。他一看,這一點我師父只有80%,這一點我的師父只有60%(笑)。算來算去,哎呀!我這個師父,算了,我再找一個吧(笑)。你要整天搞這個,你也很難修嘛,喔;還一個求私心,有的是說,咦?怎麼只傳我一個咒啊?我已經念了幾十萬遍了,為什麼沒有給我別的啊?他以為說這個東西是像點菜一樣的(笑),我現在要換一道菜了,我要怎麼樣了,應該對我是怎麼樣。其實不對的,因為什麼你知道嗎?師父要教的話,他看人嘛!他看說,哎呀,你的的程度啊,你的環境啊、你的能力啊,那麼,這樣子適合你。你想說,喔!這個我念幾十萬,可是人家那邊可能念幾百萬、幾千萬呢!看起來說,唉呀,還沒嘛!而且這裏面一個,其實我跟你講,一個很重要,其實真誠的師父就是那種不給你很多的。 為什麼?真正嚴格講一輩子普通的人呢,念佛、拜佛就做不完了,就是這樣一句話。老實的呢,沒有花樣給你,不是好像要釣著你跟著他,整天,欸,我再給你一個什麼東西、我再給你一個什麼…,有什麼用呢?你摸了一大堆,你成就什麼?你什麼也沒有啊!真正愛你的是說,喔,你的程度啊,你就念這個佛、拜這個佛。其實這個是因為什麼?一般是這裡面很深,他根本修不到的,這是老實話。可是他不懂的話,他以為說,喔~,怎麼這樣子呢?(笑)所以你這個自己沒有福報嘍。人家教你的是最好的,就是說適合你是這樣子。他不懂囉,他自己,這種都是不懂的都是自己在做上師的上師,以為說該怎麼樣、該怎麼樣,那你自己就教自己就好了,還要這個師傅幹什麼?有沒有?所以很多,這種事沒辦法的,因為人家根本不曉得說,這麼真心教你,你還有這種抱怨(笑),你要人家怎麼辦?而且呢,你看!他這裡講得很對嘛,「求而不得生毀謗」。喔,就不來了,背後就是批評了,哦,怎麼樣、怎麼樣…。「犯根本戒常憶念」哪,你這個就,密宗一個根本的就是你不能毀謗你的師父喔!因為,你怎麼講,師傅他接引你進密宗,給你加持什麼,這都很大的恩嘍,你根本不想那些恩,你講一些,其實你自己錯都不知道的,那你看你要怎麼辦?嗯。這個地方,問題就在說,你以後要再進步就很難了,你想,你這個事情除非你懺悔,你怎麼進步咧?因為你對師父有這種成見的話,他就是釋迦牟尼佛再來的,他也不可能加持你,因為你自己心把它擋住了,喔。
他說「不能受苦讀傳記」,你要是受不了苦,那麼你要去讀讀古德的這些傳記了。「常以古人自砥礪」,要拿古人的那種德範啦,作為你的這種借鏡。說你看,他可以被磨得這樣,我為什麼不能被磨得這樣?一點一滴的去想喔。你想,古時候那個什麼,帝洛巴那個磨練那洛巴啊,還有麻巴磨練密勒日巴,那種都是一方面說那麼苦他們居然受得了,你就要想說,這個弟子很難得,因為這個弟子他真的知道師傅是有那種可以幫他成佛的,所以他就是等於說打死也不跑,有沒有?能夠被磨啊!你要是不能被磨,你怎麼樣嘛?你這個人根本改不來啊。所以現在很多不對的,就是他是拿自己,喔,要我想的才對,喔,我舒服才對,要我滿意的才對,喔,這個哪個師兄弟有我也要有,我沒有的話就是偏心了。(笑),這個哪有可能每個人一樣啊?不是說師傅偏心,是你們程度不一樣,你的努力不一樣,你的資質不一樣,你要他怎麼辦?他真正對你好就是只能教適合你的呀,老天爺啊!你去跟誰爭咧?你光是那一點其實就不對,自己以為說,喔,師父應該每一個人都一樣。不對的,人家他有他的看法說,哪一個可以做這個,哪一個不能做這個。你要我說都教也可以啊,都教,我講一句老實話,你也不能懂、也記不住,然後等於白費力。都教沒有問題啊,你看,多少教出去的就是,他連放在哪裡他都找不到,我告訴你。所以不是那麼簡單的事情,喔。「但將今人高自況,是被魔欺常憶念」,就是說,只是把現在的人抬高起來,自己說,喔,你看,哦~,比起某某來,你看,現在的某某不過如此,哦,他說他能怎麼樣,我比他還怎麼樣。只在那裡跟眼前這幾個人這樣,比來比去,自己覺得很不壞了。「是被魔欺常憶念」,就是說你就是被魔騙到了,你被心裏這個自己驕傲的魔騙到了,而且你眼界這麼淺,只是眼前幾個人,有沒有?嗯。
「密戒似在犯上守」啊,他說密宗的戒呢,「似在犯」,好像是要犯戒了,因為他說,噢!他說貪、瞋、癡、慢、疑,他就修大貪、大瞋、大癡什麼。好像就是說,本來的顯教的戒就是﹕不要、不要、不要…。哎?他怎麼好像也在做這樣。人家有人批評密宗,怎麼這些佛像那麼憤怒的臉,不是應該很慈悲嗎?有沒有?就是這種誤會。就是說顯教來講,喔,瞋心要去掉啊,欸?他怎麼現一個憤怒的臉?他是不是根本連這個瞋心都還沒有修好,怎麼叫做佛?都可以這樣罵。但是呢,他其實他是,好像在犯,而在上面守什麼戒呢?就是他能夠無我啊!他那個瞋不是為我;有什麼我瞋哪?是為了眾生成佛而要降魔的時候,要顯那樣的姿態來降魔,他完全沒有我,喔。所以看起來似在犯,看起來像是,可是實際上他是在守著戒的,喔。密宗的定似在活中死,他就是說,哦,本來不是講說,定的話你都要多麼靜啊,多麼什麼嗎?密宗說,噢,你去吧,去修雙運吧,去做什麼~。那看不到那個定,知道不知道?好像看起來好像這個不是跟一般的貪淫很一樣嗎?欸,可是呢,真正接觸到的時候,纔知道說,哎!它這個跟那個很不一樣,那種是有貪欲在驅使的那種,你可以感覺很粗野啊,很什麼、什麼。它這個,咦?怎麼這麼的文靜啊,這麼的那個。那個地方在哪裏?它其實沒有被貪籠罩住,它真的有定在裏面喔。所以那個定是好像說活裏面的死,哪一點死?那個「我」的那些,本來我的那種欲望,那一類的已經死掉了。「密慧似以果為因」哪,他說密宗的智慧,什麼是智慧呢?他教你一些說,喔,你要想成自己是佛。那麼這樣看起來,就是說,欸?你根本不是佛,你怎麼可以想自己是佛呀?但是呢,他是真的給你加持呢,使你能夠這樣子直接修是最快的。不然你說老是要記住說我是個凡夫的話,修到什麼時候才忘掉說是凡夫才能成佛?那反過來,就說我是佛,那雖然現在不是時間了,一來相信說傳承的加持呢,已經給我種了佛的這個種子了;再來呢,就是說,你就隨時想到事情就說,我是佛我該怎麼做?我是佛,我還能夠在想私人的事嗎?我是佛,我還能夠偏嗎?我還能夠這樣子嗎?還能夠跟人家鬧嗎?有沒有?這樣子的意思。所以它是以密宗的智慧呢,就是以果為因了,好像有點看起來好像是顛倒,就是說你又不是佛你說你是佛,你明明是個肉身,你又說你是個虹光的那個身,(問﹕那不是我慢嗎?)不、不、不,這是「佛慢」不是我慢哪。因為你在那個觀的時候,你根本先觀空的時候,已經沒有我了,沒有原來那個「我」了,你是從空性裏面出來的這個本尊了。那麼,但是呢,這裏面有什麼問題呢?密宗的戒跟定跟慧呢,「稍錯便墮常憶念」,就是說,但是你要很小心,為什麼呢?他這些東西,你說好像在犯了,其實他在守,但是你只要一不小心你就是真的犯了,有沒有?你這稍微一不小心你有個我執什麼、貪欲什麼起來,那一刻你其實就是犯了,所以是很,很要、很要小心的。
「學藝不成苦中苦,學佛不成苦中樂」,他說,如果你學世間的一個技藝呢,唉呀!你是苦裡面的苦。為什麼呢?學的時候就很苦了,結果學了半天沒學成,那不是更苦嗎?就是想說,哎呀!我這些辛苦等於說白受了。這是苦中苦。欸?「學佛不成苦中樂」,他說學佛呢雖然這麼久了,還沒有成呢,那當然也苦囉,這為了學佛吃了這麼多年的苦,忍耐嘍,放棄了世間的一切嘍,他說「苦中樂」,但是呢,你不要擔心,你越久呢,慢慢呢會嚐到它的甜頭的,所以知道它的滋味是真的好的。他說「有如甘蔗老來甜」,就好像說像吃甘蔗啊,那個倒著吃,吃到根的地方比較甜嘛,喔。他這裡「老來甜」是這個意思。「耐到大樂常憶念」,就是說,你不斷忍耐,忍耐什麼?就是繼續修囉。你繼續修、修、修,修到你能證到大樂的時候、空樂的時候,那時候你就不會那個「苦中苦」,而是「苦中樂」了。所以你要記得說你要有耐心,不要一下子就說,啊呀!這麼辛苦了,放棄了!喔。「此身不向今生度」,你如果這一生,不把這一身渡解脫的話,使他能夠超出輪迴的話,「更向何生度此身」哪?你到哪一生纔能夠把你那個輪迴的那個身渡掉呢,就是不必再輪迴呢?「魔時但覺時日長」呀!就是說你被魔所控制的時候呢,你覺得好像時間很長遠。就是說,哦,你迷在世間的事情、煩惱裡面什麼,覺得,啊呀!怎麼這麼久啊?唉呀!一日如隔三秋,唉!怎麼這麼苦啊、這麼久啊?你在輪迴裡面的時候覺得好長遠。「醒時苦短常憶念」,你一醒悟了,啊呀!這些只是輪迴、只是苦,我要怎麼樣才能成佛,而阻擋我去修行的又這麼多,唉呀,那時候就覺得時間都不夠用了。「醒時苦短」是這個意思了。
「為山九仞虧一簣」,就是說,你要疊一個山哪,有九仞這麼高囉,不曉得古代的單位囉,不曉得多高囉。欸?你如果目標是說要有達到九仞那麼高呢,你就是少最後那一畚箕的那個土呢,也還是沒達到那個山那麼高嘛。就是告訴你說,你一定要做到成佛了最終的標準呢,你才是成佛,不然的話,差一點還是差一點嘛。「止則吾止進吾進」哪,他說停下來是誰停啊?是你自己心不修啊。你說,哎!明明是現在環境限制我啊,不能做這個,不能做那個,不能做那個…。你的心誰能擋你?你心裡不停的話,轉一切環境,轉一切都成淨土、都成佛,沒問題啊。所以停的話不能怪別人,是你自己停了囉,你心裏放掉修囉。「進吾進」哪,要繼續努力、要往上走,這誰呢,也靠你自己決心嘍,你自己肯進步囉。他說,你想進「還止」,卻還停了呢,就是被魔所勝了。你如果想進,還,卻實際上是停頓的話呢,那你就是被魔所勝了。「徹底自省常憶念」,你要徹底的自己去檢討了,到底你是為什麼,現在你停住了?
「吁嗟眾生惟是苦」,感嘆了,感嘆說,唉呀!眾生啊,他們唯有苦囉,他一生能有什麼樂呢?「學佛難成亦是苦」,他說我們學佛呢,很難成就呢,也好像是苦,因為你這麼多阻難哪,老是沒有結果啊,好像也是苦。但是呢他說,好像是苦裏面呢,「苦即退轉是真苦」呀!你如果一遇到說學佛苦囉,你就算了,你就甚至去做別的事囉,又在輪迴裡混囉,那纔是真的苦了。為什麼呢?別的人苦他是還不懂得學佛呀什麼,那,你已經了解了整個說為什麼要學佛,輪迴的苦了,你還是甘願回去就是在輪迴裡,那真是太可惜了,就是說,怎麼辦呢?因為不覺悟的人你說還很難讓他覺悟,你已經懂得這些事了,結果你居然說,明明知道比較好的你還要放棄,那你這不是太可憐了嗎?「為兄悲淚常憶念」,我為你這樣的情況而流下悲憫的眼淚,喔。這點請你要常記得啊,我是覺得你很不值得啊,你為什麼會這樣子呢?
「浪子回頭金不換」,浪子如果回頭,世間都說,啊,這是很難得,他能夠改過囉,就是黃金也買不來的事情。「大樂原在兄心中」,他說,這個成佛的那種極樂、這種大樂,哎,本來就是佛性本具的嘛,就是你自己本有的啊。「一篙恒毅到彼岸」,就是說,你就好像撐著船哪,撐船用那個篙這樣撐嘛,喔。「一篙恒毅」就是你這一篙就不斷的用它,一路的走,要走到對岸才可以啊,喔。「同度父母常憶念」,他說,你這樣子呢,纔能夠使得眾生,這裏的父母是指眾生。才能使眾生呢,也都得渡。你要記得你這個努力,你要不斷努力,有恒、有毅喔,你纔能夠到解脫的對岸,而且呢,你這樣子做的結果,這些有情的父母,就是我們生生世世的父母,才有可能也都得渡嘛。你要是沒有一個人知道怎麼樣過去,你怎麼樣叫他們過來啊?
喔。然後他現在呼籲嘍,「大恩門一切怙主」囉,這裏是喊密宗嘍,密宗是教導我們的大恩的這個法門嘛。密宗的一切怙主,這裏是指所有的上師們、祖師們哪。「願光明體莫捨兄」,就是說,希望你們光明的本體不要捨掉這個張承基囉,不要捨掉你嘍。因為陳上師就是在那個〈百字明意譯頌〉裡面他有講嘛,裏面他最覺得可怕的一句,就是說「金剛本體莫捨我」。就是說這個,所謂「金剛本體」就是法界這個本體啊,這個密宗成佛嘍這些。他說你這些,不要把我排除在外面,那我就沒有希望了。最怕就是被排除囉,所以他就替他,替這個張承基,他覺得他現在好像說有過犯啦,有退墮啊什麼,就替他呼籲了,說,啊呀!你們可憐他,不要放棄他,幫助他再回來、再修這樣子。上師、本尊、空行、護法嘛,所以先求上師嘍,就是光明的本體不要捨掉你啊,就是指張承基了。「大善逝一切如來」,就是說所有的佛、菩薩啊。「願金剛體莫捨兄」,就是所有的佛,就是你們那個金剛的本體呢,不要摒棄他了。「大空行一切佛母」,所有的這些,密法的這些佛母啊、空行母啊,你們智慧的本體,因為空行通常是代表智慧嘛,智慧的本體不要捨棄他。「大智用一切護法」,就是說一切護法,他們是表現這個由智慧起救渡眾生的用,「智用」喔,由空性的智慧起救渡的應用。那麼這些護法,「願解脫體莫捨兄」,你們這些解脫的本體,不要捨棄他呀。那麼,希望以此勸告的片善哪,「迴向法界諸含靈」,因為作這個也是根本是菩提心嘛,只是,講來講去也不是說我跟你個人怎麼樣了,而是說希望你這個人,我知道你有這些問題呢,能夠繼續回來好好的修行嘛,這都是菩提心作的。所以他這個,勸告的這個善呢,也是要迴向法界諸含靈,就是法界一切眾生嘍!希望他們怎麼樣呢?希望一切含靈呢,「罪淨障除」,罪也能得淨,障礙也能夠得到除。就是說,這裏當然也包括張承基了,對不對?就是說,但是我們不要那麼小嘛,只希望他一個人嘛,希望所有的眾生都是,罪也得以清淨,得到佛、菩薩的,懺悔而得到佛、菩薩的加持、清淨了,他所有修行上的障礙啊、業障啊,都能夠除掉了。他本來自己的那個菩提心哪,菩提行啊,都能夠顯露出來嘍。「大圓滿教日增長」,這是紅教的這個大圓滿了。就是說,使得一切都趨向,都能夠得到圓滿的這個教導呢,一天、一天的,能夠更興盛、傳播,這樣子。那他這是說明了,是為張澄基造的囉。他那時候在樂山的一個叫佛巖茅蓬閉關嘛,嗯哼。我想樂山是四川的吧,四川的樂山。好了,都講完了。
二〇〇八年八月四日
養和齋 於加州
[Home][Back to list][Chinese versions only]