太平座談會

 

簡繁轉換 - 繁體

開示及校訂:林鈺堂上師

一九九三年七月十五日

講於太平三乘法輪精舍

筆錄:蔣榮水居士

修訂初校:弟子疾呼

 

 

問一:密宗的行者在死亡的過程中,應當自觀本尊並持心咒,還是只要一直念「阿彌陀佛」就可以了?

 

答:這要看您修持的功夫到甚麼程度而定。如果您能圓滿地自觀本尊,當然您可以自觀成本尊並持心咒。但是在死亡過程中,這並不是最主要的著力處。密宗行人應當學習以瞭解佛法教導的死亡過程,然後配合此過程,觀法界回歸空性,甚至連本尊身也融入空性的本淨光明。然後再由光明中現出與本來清淨本尊無二的本尊身。然而這是很高的證量,不是一般的行者,沒有全力投入修行的人,所能企及的。一般的行者,死時虔誦本尊咒或彌陀聖號皆可,都是安穩的做法。但是不要三心二意,平日就專持一種,功夫才容易長進、成熟。如果是密宗行人,死時專持本尊咒即可,不必因為臨死而突然改念佛號。

    

佛祖都是一樣,念哪一尊都通的;主要是靠誠心和功夫嘛。如果你念的功夫深,你心中有定力,佛就容易接引你。這樣是比較簡單,而且是一般人較容易做到的。一般而言,我們世人有種種的煩惱;累積的結果,身體已經沒有像自然的,應該每個部分都很通、很軟那樣。所以你到那時候,要經過死的過程時,你會很辛苦,因為它要鬆開去——那幾十年不通的,一下子要鬆,就很辛苦。但是,如果你現在提早醒悟——我們不知何時要去,現在趕快起修。我們得存好心、做好人和念佛——拼命念佛,因為不知何時要去,而到時全靠這個功夫;那樣子去修行。在這樣修的過程中,你心裡面這些煩惱以及身體的束縛,都自然慢慢會鬆去。你若能先把這些鬆去,到死的時候,它只是自然的過程,就不會很辛苦。所以,念佛念(得)很好的人,死很久了仍然是那麼柔軟,那是靠平時有修,到時才會得到的。

 

問二:如何得知他人進入死亡過程?有什麼跡象顯示即將死亡?

 

答:傳統的說法是說,在死亡的過程中,地大分解融入水大,水大分解融入火大,火大融入風大;風大分解後,八十心法分解,隨之而有「顯」(白光)、「增」(紅光)及「得」(黑暗)三階段依次出現;接著失去知覺,然後死亡淨光出現。詳細說明有書可讀。死者自身的覺受是眼、耳、鼻、舌、身的官能漸失,覺得無力、沉重、乾燥、呼吸困難、漸弱、神智不清等。旁觀者所見外相則為容光暗淡、眼無神采、痰塞胸中、呼吸無力、出氣粗長、對外界無反應、體溫下降、不能飲食,等等。重要的是,不管是自己感覺或旁觀發現,臨死都要自念及助念佛號或本尊咒。

 

問三:在中陰時我們會遭遇何種境界?我們又當如何處置以確保得以往生極樂?

 

答:依照西藏密宗的《中陰救度法》的教導,死後由昏迷再醒,頭一天會遇到什麼樣的佛光及六道光,應該怎樣做,一直描寫到第十四天;然後又說如何避免輪迴;如果免不了,又如何選擇再來。依照陳上師的開示,如果沒有先經此法的灌頂,死後並不能見到密宗的佛。再者,這些描寫是陳述理想的情況,而眾生業障種類繁多,因此各人遭遇,不會完全如同書上的標準模式。所以我們從此書學習,主要是說在中陰時,要分辨強烈的佛光與柔和的六道光,而選擇趨入令您害怕的強光,而不是隨順您的喜好去選擇柔和的光。還有,不要隨順習性去跟隨生前熟悉的世間活動的影像。此外,要保證往生極樂,就要靠不斷堅持佛號或本尊咒。

    

這種死後尚能堅持聖號,是容易說而不容易做到。所以,從今起生活要遵守佛的教導,這樣可以消業障、培福慧;並且每當念佛或持咒的時候,要想說如同在死時一般地需要全心全力慎重其事。這樣努力一輩子,才是將來往生的可靠憑仗。

 

問四:請述說你獻寶瓶的一些感應。

 

答:獻寶瓶是這樣子啦;從陳上師去美國開始做,到現在二十年了。陳上師走的時候,送到一百五十個。到現在,連這一次去刁曼島送,已經是四百八十六個了。那,為什麼會繼續有人求送寶瓶呢?因為送了有感應嘛。

    

本來以前在西藏,送寶瓶的話,它是說旱災呀,沒有雨,就送寶瓶,向龍王求下雨。陳上師說,龍王的力量是很大的——不止可以求風調雨順,也可以向祂求別的事情啊。而且,我們求龍王做這些服務眾生的事,也是說龍王也要成佛啊——祂為佛法服務,使大家對佛法有信心的話,那麼龍王本身就積集資糧、有功德,祂也可以早日成佛。所以,我們那個寶瓶裡面裝的呢,有補藥,還有符咒啊,祈禱龍王早日成佛。還加放首飾呢,是希望龍王的太太高興啊,幫我們說好話。

    

至於寶瓶的感應,是種種都有啦。像說在我住的那個城市,有一位臺灣來的老人郭先生——現在過世了,但他那時差不多是六十歲了。他本來是一、兩個禮拜就要叫救護車來送醫院急救,因為他患血癌啊。他那個高高低低啊,一不好,馬上就要急救。結果呢,他們就有朋友介紹來找我,送了一個寶瓶。送了以後,一年平穩啊;一年都沒事,然後才過去這樣。那你就想想看說,人當然是會走嘛,但是,你本來那樣子——一、兩個禮拜就要救護車的,現在有一年的平穩;這是不得了的事情。

    

這是說像治病啦;那像有的是說找工作的囉。找工作的,像紐約有位唐居士,她當時是留學生嘛。留學生畢業以後,美國政府給你兩年,你可以應聘受訓那種身份。她找半年找不到工作,因為人家都說啊,你們這種太麻煩啦,還得替你請居留——沒有居留,我不給你工作。你要申請居留,又說你要先有工作。那她很惶恐啊。那,邁阿密的佛友曾居士跟她講,她就寫信來。結果呢,這邊送了寶瓶,隔六小時啦——在他們那邊因為有時間的差距,變成隔九小時,有一家公司——她以前去的時候,它是說你沒有居留的,我不給你,那一家公司就打電話來說明天上班。這種事都有啦。

    

最近科羅拉多州的陳居士求獻寶瓶;他還是學生,在讀碩士啊。結果,他得到的工作,就是在讀書那裡的請他,而且那個是州政府的鐵飯碗。現在美國都是緊縮,整個科羅拉多州三年沒有用過新人,卻雇用他;雖是半工啦,但是永久雇員。他進去以後,上司以及上司的上司,幾次跟他講說,你這個人怎麼這樣運氣啊。他就跟佛友講,結果那一州有很多人來求獻瓶,甚至傳到別的州。就是說治病的、求子的、求婚姻的、求助往生的,也都有。

    

往生的就是說,送了以後,就有感應囉。像這回請我來馬來西亞的馬六甲的陳光輝居士,他爸爸過世,他就寫信找我來作阿彌陀佛火供;可是夏天不能作火供,我說那我們就用送寶瓶。送了寶瓶,他說本來他媽媽啊,爸爸走了以後,夢中看到他回來都是臉黑黑的。可是,送了寶瓶以後,回來就是很白的了。就是說連超渡哦——幫助往生,都是有感應。這並不是只有這一個例子,我只是講一個出來給你們聽。

    

像這回去刁曼島送寶瓶,就是因為曾有馬來西亞的居士去刁曼島時夢見龍王,要求獻寶瓶啊。所以這回我要來,陳光輝就說,那您要不要順便跟刁曼島的龍王結緣啊?我說當然要啊;我們就去囉。去了以後,那天晚上,陳光輝就夢到說有兩條大蛇打架;他就勸架,結果一條就把他咬了,然後他走幾步路就昏倒了。我解這夢的意思:夢裡面龍王出現,有時候是顯龍,有時候是顯蛇啦,所以是兩條龍打架。那條蛇咬他,是加持他的意思。那麼,他走幾步路後昏倒是說,他將來在修行上,他會「覺悟」這個意思。結果,我們回來的時候——他是坐計程車,那個計程車司機是馬來人,跟他講說刁曼島的故事。他們馬來人講說以前有兩條龍打架,一條回到大陸,一條就變成刁曼島。所以你看,就跟他的夢合了。他事先並不知道這個傳說呀,就是得到那條龍的加持啊。就是因為有種種這類的事情,所以會一直繼續有人求獻瓶。

    

我們做這一些,也不是說鼓勵迷信,而是說實在有這些神鬼的事,祂們也真的可以幫我們的忙。我們求祂們來幫忙呢,一方面是解決我們世間的眼前的問題。但是,世間的問題,這個解決完,又有一個——不是究竟啊。要究竟的話,我們獻瓶的最終目的,還是要修佛法,求解脫啊、求心裡的平安;這些才是究竟啊。所以,我們做這種服務,只收成本;藉這些感應使大家對佛法更有信心,然後順著這個機緣,就把陳上師和我寫的佛書寄贈給人去讀,幫人對佛法增加瞭解。因為你有了信心,你讀起來也比較有意思啊,你修起來也比較認真啊。所以,目的就是這個樣子。而且都是存心要服務,所以都只是收成本啊,都是這樣義務在給大家服務啊。

 

問五:送寶瓶這一類是增加福德而已,畢竟還不是究竟吧?

 

答:當然不是究竟。但是,也有它的好處;為什麼?我們想要修行,也需要有一個環境來修。還有我們本身,也許有些業障啊,或者福報不夠啊。因此當我們真正放下世事專門修行,就要求這些。所以我們作煙供求山神、土地保佑啊,獻龍王寶瓶啊,作火供啊,請祂們幫忙。但是,最基本還是在你做人啊,而不是在於迷感應。主要是在做人上修慈悲、修智慧;這些是最重要的。

問六:這個就好像《藥師經》或者是《法華經》所說,給一點好處,來吸引人家學佛。

 

答:對、對、對。因為他這個世間的問題,還沒有解決的時候,心很亂,也難修嘛。倘若有一個解決,他就可以專心做下去。

 

問七:如果我們單單修智慧,福報不夠,則修行是空談啦。福報不夠,是剛才所說的,沒有環境可以完全專修。

 

答:不可能只修智慧,不修福報。所謂「修福報」是什麼?是服務啊。你服務別人、利他,你才是真地修福報。這樣講的話,就知道說,為什麼說不可能只修智慧而不修福報。你想想看,會不會有一個人,在智慧上能夠看清「無我」,但是他就死在那裡,不做事?這是智慧嗎?不是啊!或者說他只能講那個道理,整天講說要「忘我利他」,但是不幫別人的忙;這是真的懂「忘我利他」嗎?也沒有真懂啊!如果真的話,他一定會實行去做服務的事情。所以,我們強調說兩邊都要修,是因為分兩邊講,所以說,兩邊都要修啊。其實是不管你哪一邊真的通達了,都是會通到另一邊去。而且你修一邊的,可以得到另一邊的成長——你服務大眾,就可以開智慧;為什麼呢?你要是存一個真誠的心說,我平等地來服務人家;可是在服務的過程中,你就發現說,哦,有這麼多種不同的人,我的力量很有限——我要怎樣子做,才是對他們有幫助,又是平等的?比方說你到孤兒院、老人院、收容殘障的地方,去幫助這些人啊;你把他的環境弄好了——我們人在外在所能做到的,都做完了;他心裡若還是不快樂,你怎麼辦?那還是個大問題啊。所以,要怎樣去幫助別人?你要是真地去做了,你就會發現說,基本上你做到最後,你如果沒有辦法把他引到佛法上,使他能自己得平安,那麼你幫的都不夠嘛。所以這些服務啊,最終都會跟佛法連在一起。就是說從服務——從修福報、修慈悲這方面實行,你的智慧就會開展。另一邊也是這樣,你智慧上要是深了,你一定是在行為裡也貫徹了。懂得「無我」的解脫和開闊,那麼有什麼行為可做?就是服務大眾、引導學佛而已啊。

 

問八:佛教講的「護法神」,又怎樣呢?在修法上,自然有些護法神,為什麼我們還要去求別的山神、土地等神明?

 

答:「護法神」的意思,一種是說佛法裡面我們公認的,像韋馱菩薩、關公、密宗有密宗的護法神啊。那麼,你當然也可以專門拜這些護法神。但是,在另一邊你有沒有想到呢?例如我們現在舉行法會的時候,是不是叫贊助的人「施主」或「護法」啊?這些雖然不是拜在那裡的,也是要有他們的幫助,事情才能做啊。那,同理啊,除了人以外,還有這些山神、土地啊。你如果能請祂們來幫忙護持,是不是法會可以辦得更好?問題是在這裡;這跟「護法神」的觀念並沒有衝突。他們那些是依照傳統告訴我們說,這些是我們佛法的護法。當然你向祂們祈禱;只要你是真誠地修,都會護持你。但是,你多找幾個幫忙,也沒有錯嘛;對不對?廣義地說,只要祂們護持佛法,山神、土地等神明也可成「護法神」。

 

補充問:那麼,我們會不會好像生起一種「執著心」?

 

答:那是你自己的問題啊;對不對?「空性」並不是說,哦,我怕「執著」,那就什麼都不敢碰;那你是執著「沒有」囉,你就執著「無」囉;不是那個意思。真正的「不執著」,要能活用,那才對。所以,你正好藉這個修。你如果會生起「執著心」,那你就自己檢討,我不可以這樣子。而且,我們也不是去貪求啊;你不要拿著求祂們護法的名義,要求這個又要這樣,那個又要那樣。你只求說,心境較平安啊、一切比較順利啊;主要還是在於你自己做功課嘛。你要是真心修行,你不用求,祂們都會保護你。

 

問九:在我們佛教徒,大多數人去世以後,都用「陀羅尼被」蓋在亡者身上。那麼,一般的陀羅尼被與密宗的陀羅尼被,有什麼不同和分別?

 

答:我不曉得。

 

補充問:一般在流通的陀羅尼被,好像是顯教方面的。此外,還有另一種陀羅尼被——比如,是經過上師特別做出來的、經過加持的那種陀羅尼被。這兩種用起來,會不會有分別?

 

答:那些外表的差異,倒不是最重要的分別。因為叫做「陀羅尼被」的話,應該都是寫了符啊,至少有咒啊。「陀羅尼」是「總持」的意思,一般是指咒啊。可能因為不同的傳承,所以有些上師特別製造一種,那也是可以的。最主要就是,你對它有信心,你就用它;所以外表不同不成問題。

 

補充問:如果死者本身不相信佛教,陀羅尼被蓋在他身上會不會有效?

 

答:問題是這樣,就是說他不會講話了,所以問題是說,他家人如果反對,我們不要勉強。如果他家人沒有反對呢,用是比較好,因為符有它的力量啊,可以保佑他。而且,還有一點是這樣,你不要說他生前是反對的,你就以為說現在死了,他也仍舊反對;不一定囉。因為我們活著的時候,被肉體的感官限制,有很多事不知道。等到死後,進入中陰的情況,就有鬼通;因此,有些你以前反對的,你現在就知道其實很好了。所以,不管他生前是否信佛,都給他蓋陀羅尼被。但是,我們不必因此而變成去跟人家爭執什麼的。像我給人家修頗瓦——我去印度朝佛時,在恒河邊,他們印度人就是把屍體抬到那邊,堆一些柴就燒嘛。那我也想給他修法超渡啊,可是我不是跑到火邊去做一個給人家看。我站遠遠地,就為他修法就可以了。佛法並沒有時空的限制,不必去惹他們不懂的人不高興。

 

問十:常聽說死後「七七四十九天」以內轉生。「四十九天」到底是從哪一天算起?因為一般說法是,我們死了通常是三天裡面昏迷掉,三天以後才會醒來。是不是當一死那天算起,還是昏迷以後那天算起?

 

答:關於「中陰身」的理論是說,每七天(我們人間的七天),中陰身又經過一次像我們人死的時候那樣的過程。就是說,如果他在那七天裡面還沒有轉世,那麼他就又經過一次「死亡」。這樣說來,應該是從昏迷醒來以後開始計算,因為那時才是進入「中陰身」。中陰不算在六道中的哪一道,因為還沒有決定轉生何處。但是我們平常為死者修法事不是這樣算;平常是從死了開始算第七天,我們就做「頭七」了。這個你也不用那麼執著如何才是對;為什麼呢?因為你真正功夫到家的話,你能夠看到中陰身;然後就給他超渡,那才是就他的情況馬上幫他嘛。其他——我們一般在做功德,不管是否正是時候,他都一樣會得好處的。所以,我們還是照平常這樣來算七天,就可以了。

 

這種理論是這樣子;現在流行,大家都接受了,就是說四十九天一定投胎。其實,你如果去讀經論,也有別的理論;它是說,如果在四十九天內沒有遇到有父母的緣,那怎麼辦?所以也有說中陰不一定是只有四十九天。不過,四十九天對我們平常要做超渡法事,是給活著的人有一個比較合理的範圍去做這些事。

 

問十一:說「人死四十九天就會出世到哪裡」;這樣說來,到處每一年都為死去的先人做超渡,但是先人已經是投胎到別處了。

 

答:這件事情不是這樣想。大家做這些超渡法事,頭一個是一個追念的意思。就是說,你每年為什麼要去掃墓?這就是表示我們對祖先的恩德沒有忘掉。那麼,再來講到真正懂的話,所有佛法的法務,都是說藉這個「緣起」做,但是,做都是為一切眾生做。就是說,現在這個人死了,我們說是為他超渡,其實是藉這個又得到一次「無常」的教訓。那麼,這個人死,就是提醒我們:所有的人都會死;替他超渡,是替所有已死的人超渡。因為我們以這樣子「為一切眾生」的心來做法事,所以那個死者得很多功德啊——由於他,而使一切眾生都得到法事的功德,所以他的功德很大。至於你說他已經轉世了,你的意思是問,還做這些事情幹什麼?他如果還沒有超生極樂世界,比方說還在地獄裡、在餓鬼道,那麼,我們做愈多法事,他就愈早可以出來啊。要是他已經轉世做人,也還是有幫助;為什麼?做人難道就沒有宿業的果報嗎?我們每個人生出來後,都是一切沒問題嗎?若是有人還在給他做功德,會不會幫助消業?當然會啊!所以不要執著這一點想法,還是要繼續做。

 

補充問:所以當我們為先人做功德,若能發菩提心順便為一切眾生做功德,那麼,根本得到利益更加大?

 

答:對、對、對;本來就是這樣。所以,真正懂佛法的道理的話,做任何一個事情,你都是這樣子想。像放生,每次放的數目很有限啊,只能放這麼一點錢,只能放這麼少數的生命啊。但是,「放生」的意義是說,我們藉這個行為來表達我們希望「所有眾生離苦得樂」的那種精神,藉這個行為來一次又一次地練習和發揚「博愛」的精神。如果我們做都不做,那我們有沒有可能形成風氣,感化別人?你做的話,形成風氣,感化別人,還是長遠的結果;但是你自己卻馬上可以得到益處。因為第一個得到益處的,就是那個實在做的人——他心中的慈悲會增長,而消去冷酷的自私心。

 

補充問:這樣是觀念我們自己的佛性?

 

答:當然囉;使我們從原來的那一套出來。我們原來只知道說,有錢就要做一些對自己有幫助的事;現在反過來啊,從行為上改革。

問十二:在密宗,我們有「四皈依」,在普通顯教是「三皈依」;有何分別?

 

答:這是因為密宗特別強調上師的重要性。它是說「皈依佛、皈依法、皈依僧」,我們當然都要皈依。但是呢,密宗的法,有的不是一般法師可以傳授給我們的。而且密宗的師傅也不一定是出家人,也有在家的居士——實修有成就的。密法從密宗來講,是在整個顯教之上才有密宗,而不是顯教之外獨立的一門。它是說,你已經小乘、大乘的法都修得很好的話,那麼,像進入研究所一樣,你才能去修最高的密宗啊。那麼,能夠教我們這麼高的法的,這些法師太難得了,而且這是一代接一代親傳下來的。現在如果不是有這位活著的師傅的話,學生們只能從書本上找法門。事實上有很多秘密不寫,有些寫錯了我們也不可能分辨,所以一切都是仰賴這位師傅才有根據。所以就對上師很尊重,視為「加持」的根本。因此特別提出來說,「皈依金剛上師、皈依佛、皈依法、皈依僧」。

    

更深入去想的話,佛現在不住世了,但是只要這位上師有真正的傳承,佛的加持就可經由上師修法傳給我們。密宗的學生對密宗有信心,不是迷信,而是因為他有些感應啊。所以,他甚至想成說,上師就是「佛」囉。所以甚至說——咦,「法」呢,「法」要不是由有經驗的師傅給你開示的話,你自己去讀囉;你要讀多少年?那個三藏十二部,一般人一輩子也讀不完。所以佛法的要領,也是要由上師來囉。所謂「僧」呢,是指他能夠離開世俗的利害,而以佛法為大眾服務,把佛法教給我們。那麼這位上師,不管是不是在家人,也可算「僧」啊。這樣講呢,上師就是「佛、法、僧」的總合;所以密宗就非常尊重上師。特別是密宗有些法的修習,你如果不是跟在師傅旁邊,你自己以為說,今天聽師傅這樣講就可以了,就回家去修;修了修了,等下——咦,這樣是好、是壞?不知道。自己亂弄,等下出毛病,也沒有人替你解救。從傳法、加持、實修,到驗證一切,都是靠著上師;所以就必需非常尊重。

 

問十三:我們把上師當成是佛,這樣只是個人看法囉。依顯教的看法,未來的佛只是彌勒佛;那麼現在又跑出一個「上師是彌勒佛」,那麼我們要怎樣去解釋這件事呢?

 

答:頭一個講,顯教講說未來的佛是彌勒佛,跟密宗說有「即身成佛」的可能,這兩者沒有衝突。顯教講的那個佛,是說一代的教主;就是說我們這一代是釋迦牟尼佛出來傳法,佛教從他開始。將來這個宇宙都整個毀盡,又重新開始,那時候哪一位出來呢?是彌勒佛。顯教的禪宗行者也是要證得佛的法身啊,並沒有說只有彌勒佛可以成證。至於密宗說可以「即身成佛」,就是說,你個人修,只要合於佛理,當然是有可能「即身成佛」;為什麼呢?基本上講,「成佛」只是恢復你本來的清淨啊,是你本有的,並不是需要去哪兒尋找一個外在的東西;因此當然有可能。問題只在於,你還原到什麼程度嘛;對不對?看你的「純真」恢復到什麼程度?有沒有恢復到說主客對立、我和你的對立,這些都消失了。何況密宗又有實修的種種方便——它不只空談「空性」的理論啊,它有修本尊、氣功、拙火、紅、白菩提的方法。從身、心和氣都去修練,所以能縮短行者成佛所需的時間。但是,你不要聽到這樣就說,我們每個人都要馬上去修密宗;因為你如果沒有顯教的基礎,你其實不會瞭解密宗是在修什麼。你修「觀」,也觀不起來啊,因為儀軌說先要觀「空」,才能由「空性」中顯出本尊。你若不知道「觀空」是怎麼回事,哪有可能觀成本尊?所以要按部就班來修行。

你說,把這位上師視為佛,只是個人這樣想罷了。一般聽來,好像你是對的;但是其實是這樣的:他要是傳承好,而且本身菩提心真實、戒律好,即使沒有修成佛,也可以發生「佛的作用」。不是說他在做佛,而是佛經過他給你加持。所以去領灌頂,有的會感覺有一股加持的力量傳來。那一刻,你愈能夠相信「上師就是佛」的話,你得到的加持就愈大,因為你沒有一個偏見作障。你要先把心開放了。不要自己先就劃定說,「這位上師只能是人」;那麼加持力量就不容易傳來了——被你那一道心牆擋住了。所以那一刻要是能修到自己心裡純潔,沒有成見,就有佛的力量傳來的可能。

    

我去領十六世大寶法王黑冠加持的時候,那個力量一來,我就是身不由己地喊出他的咒來。我本來只是在默念,法會有幾千人在那裡啊。當他戴上那頂黑冠,就代表說第一代成佛的法王來了。然後,他一邊右手拿水晶念珠,念「嗡媽尼悲咪吽」,念一圈一百零八聲,只有這樣短短的時間。加持的力量的來和去,跟那頂寶冠戴在頭上和拿下來,完全同時。一戴上去,那個力量就來,我全身的血液就飛快地流轉,並且就大聲喊出咒語。可是,那頂寶冠一拿下來,那股力量就沒有了。所以是真的,不是說我想他怎樣啊。

 

問十四:剛才林博士說,要修密宗,必須要把顯教小乘、大乘的基礎打好。然而依顯教的眼光來看,就是說我們已經打好這個基礎了,我們就很穩了;為什麼還要去學密宗?

 

答:理論上講,就是說,如果我們菩提心深切,想要趕快自己成就,以便救渡眾生,那麼密宗有比較深的方便,有上師直接加持的力量,有修氣功、紅、白菩提,可以使我們早得成就。但是,在實際上,一個人會不會進修密法,也不是急得來的。你只要顯教好好修,時機到了,你就會有感應,你就會有緣親近你的上師。時機不到的時候,你就會在那裡批評、懷疑啊。你修得夠好的時候,你會有感應說哪一位是可以依止的上師。

 

問十五:有個問題是說,西藏佛教密宗和印度教密宗的像看起來,那一尊、一尊都好像一樣。那麼,我們怎麼去分別哪一尊是屬於佛教的?哪一尊是屬於其他傳統的?

 

答:佛教密宗與印度教密宗的根本分別是在於基本的哲理,佛法講「空性、無我」,印度教則提倡「神我、大我」。佛教密宗有些本尊、有些法,外表看來跟婆羅門教的、印度教的沒有分別。但是,祂們並不是同一尊;為什麼呢?比方說六臂的大黑天,本來是印度教一位很兇的神,但是觀世音菩薩要利用祂的威猛來護持佛法,就進入祂的心裡,把祂的神識驅走;因此現在祂其實是觀世音菩薩的化身。所以,我們拜的和印度教的神,外表是一樣,然而我們拜的是觀世音菩薩在裡面的那一尊。那麼,我們要怎樣分別祂們呢?只看外表,是沒有辦法分清的。所以就要靠說我們去皈依的,是一位有真實傳承,並且好好修行的喇嘛。從這樣的上師領到的護法,就會是佛法的那一尊。

 

補充問:觀世音菩薩怎樣可以把祂的神識驅走?

 

答:那是因為祂有那種自在的法力;就像說,我們人為什麼會死?神識離開了,就死了嘛;也有可能另外一個進來頂替。人間也有這種事啊,有的人會有鬼進來跟你共用這個身體。那,觀音菩薩進去就把祂的神識趕走,因此裡面現在就是觀世音菩薩住在那裡。祂為什麼要這樣子做?並不是說祂沒有身子,要去搶人家的;而是因為大黑天這一尊是顯很兇的樣子,那麼祂的威力、祂的神通可以用來教化、調伏惡魔。佛、菩薩要救護眾生,除了慈悲地循循善誘以外,有時候要保護善良,也得做一些打擊壞人的事情;是這樣的意思。而祂們的打擊壞人,目的也是要教化,使祂們能「改邪歸正」。

 

補充問:不過,如果是說這樣的作風呢,跟我們普通這些神廟那邊,有些拜拜觀音去求藥方,那麼是否觀音就是以這種力量用在那個神像裡面?是否有同樣的根據?

 

答:雖然不一定,但是有可能啊。但是,我們有了佛教的訓練以後,就會說這些是不究竟的,這些是不合智慧的;你就會懷疑說,這些是不是佛法裡面夾雜了迷信進來?但實際上你要看啊,佛、菩薩要救的是一切眾生啊——不要說人裡面有高高低低,程度很不一樣;還有鬼、還有其他有情。所以,我們不可能要求說,對每一個剛生出來的嬰兒,就要跟他講「空性」的道理;這是根本不可能的事嘛。要救渡一個嬰兒,只要給他奶喝就對了。在那種情況下,你能說那只是世間法嗎?不是呀;祂的慈悲是一樣的。你現在只需要奶水,就給奶水;等你長大了,再教你讀書、寫字;等到你都會了,再談更進一步的嘛。藥師佛的大願也充分顯示這種精神了;所以我們要這樣來瞭解,就知道說並沒有衝突。如果不瞭解祂那麼遠大的慈悲和方便,只從文字的狹義來判斷,就會被自己的眼光限制住了。(校訂筆錄時補充:觀音菩薩三十二應,現種種身,則行種種事,不可就其所現所行,而認為非觀音。)

 

問十六:可不可以介紹書本有關係到密宗是佛陀所講的,因為很多說密教不是佛陀講的?又要怎樣來證明?

 

答:密宗的經典都說是佛傳的;但是不相信的人,就要找其他資料。這種問題,如果要照世間做學問來考據,那我們也可以問說,大乘誰說是佛講的啊?佛總共活多少年?這些大乘經典明明是後來的人編寫的;甚至小乘的經典也是佛示寂後四百年才結集的。這四百年中間是否有傳錯了的,又有誰知道?這樣懷疑下去,那都沒有可靠的佛法了。你如果要照這個世間的觀念,我可以說根本沒有一個是佛講的;你也沒有辦法證明我錯,對不對?這樣是爭不完的;這個不行啊。並不是說世間的學術不重要——也需要我們研究啊,可以幫助把佛經的意思搞清楚。佛法很多理論很複雜,若要能夠好好地傳下去,這些學術研究需要人做。但是,你要知道人生很短啊,有幾個人能搞那麼多學術研究?你死的時候要靠什麼?還有你這一生際遇的高高低低,若要心裡一直有平安,又從哪裡來?這些要解決的話,要靠信受奉行,努力實修啊!那麼,為什麼大家肯信?都是在世間吃過苦頭,回過頭來才靠佛、菩薩。所以,你如果有那一種疑問的話,沒有關係啊;你相信佛法到哪一個程度,你就修那一個程度啊。修久了,只要誠心,只要那個功夫專精——不要這邊摸一下,那邊摸一下,就無法產生力量——專精久了,自己慢慢有感應,就知道說,密宗不是假的,而是純正的佛法。(補充說明:況且密法的一切都是基於佛理,合於佛理。)

 

問十七:您這麼強調念「阿彌陀佛」;念「阿彌陀佛」有什麼好處?假如說我們去到極樂淨土,又有什麼好處?然後,其實我們的業報並沒有還清,就去到那邊,所以,以後又怎麼樣?

 

答:頭一點哦,就是說「念佛」有什麼好處?我們若要從世間的煩惱裡能出來,基本上還是要從心裡改起。但是,心要改是最難的事啊,因為我們煩惱已經習慣了。比方說你正在煩惱這些事,你說:「唉呀,我不要再為這些煩惱了」;然而這樣說的時候,還是因為被那些煩惱纏在一起。簡而言之,就是糾纏不清啊;跑也跑不出來。所以我們需要有一個跟世間沒有關係的東西,來幫助我們離開煩惱。既然糾纏是習慣的結果,現在要養成一個新的習慣,就是常想一個跟世間煩惱沒有關係的念頭,才能把舊的壞習慣擺脫。佛號是一個淨念,就是說不雜世間的煩惱的,那麼,慢慢養成「念佛」的習慣,心中會漸漸清明。開始當然不容易啊,因為你習慣的是自己那一套啊;你就是要拒絕想到煩惱,也還是做不到——雜念馬上來啊。但是,你要是每天能有個定課,每天一定做;做久了,慢慢你會覺得與以往有不同。同樣遇到一件世間的事情,咦,這回怎麼比起以前來,我就比較沒有那麼生氣啊,我就比較安定啊?而且念久了,咦,我身體怎麼慢慢輕鬆起來了?這些都是以前不知道的——以前還不知道自己在緊張裡,要等到鬆了,才知道說原來是緊的。這就是說,只要實修「念佛」,慢慢你可以體會其中的好處。

    

至於說念佛到了淨土,有什麼好處?所謂「到了淨土」的意思是什麼?就是說,你要是念佛,慢慢能夠念到心純了,佛、菩薩到你該走的時候,就容易把你接去。接去以後,又怎麼樣呢?你當然還沒有完整啊,還沒有成佛啊,但是,在好的環境比較容易教你嘛——在那個感化院裡面好好教你啊;教到你成佛、菩薩了,就把你趕回來濁世來救人了。並不是留你在那裡過好日子。

    

至於你剛剛說的,「我們業又沒有消」,你怎麼知道沒有消呢?我們念佛就要相信說,佛的力量很大,可以在念佛號中消去我們的業障。在《十六觀經》裡,有很多地方講說,在念佛號中,一念之間,可以消多少劫生死重罪;可見靠「念佛」,過去的業可以消啊。那過去那麼多劫的罪業都可以消,為什麼現在一生的業不能消?你又不是很壞的人,所以不用擔心哦!

 

問十八:我的想法是這樣,人在這邊修怕不穩,所以希望能夠去到極樂淨土;所以是不是說,假設去到淨土了,那個佛、菩薩看我們修行夠了,才放我們回來?

 

答:對、對、對,當然是這樣子。你要是只有在游泳池裡面才會游,海裡就不會游,那功夫是假的。淨土那邊是比如游泳池啊;訓練成功了,喂!回來世間的大海試試看。當我自己還不會游泳,我能做什麼救生員?所以先要訓練自己;我就念佛了。念久了,在理論上說,是要你去到淨土那邊,再回來救人。其實呢,你要是念久了——像邱寶光老居士,不是在這裡就已經在接引很多人?活生生的榜樣很多啊。

 

補充問:請問林博士,在家居士怎樣修「淨土」?我的意思是說,那些出家人,動不動一念就十萬、六萬,這樣子。那我們在家人,每天最多只是半個鐘頭;如何能得個結果?

 

答:雖然定課只有半小時,若能養成不變的習慣,也會漸漸發生作用。一天半小時定課之外,是不是就不能念佛了?遇到塞車的時候做什麼?還是念佛啊;洗澡的時候做什麼?還是念佛啊;上廁所的時候做什麼?還是念佛啊;掃地、洗碗的時候做什麼?還是念佛啊。誰說你只有半個小時可修?睡不著的時候做什麼?還是念佛啊。這樣子的話,念佛的時間也蠻多嘛。所以,我們要是養成時時心裡沒有事就念一句佛號的話,你也不是只有半小時啊。此外,要減少無謂的活動,善於安排及爭取安靜念佛的時間。生活裡對世間名利,一切看淡,只存心以服務廣結善緣、佛緣。

 

問十九:請問〈禮供北斗七星〉這個儀軌有什麼作用?

 

答:修〈禮供北斗七星〉的儀軌,目的是在求消災延壽。求消災延壽,在佛教徒來說,活得長久,就是希望能有時間修好一點啊,能做多一點法務啊。

 

問二十:陳老居士所傳的那本〈三身頗瓦法〉,是要經過傳法的人才能夠修呢,還是人人可修?

 

答:當然要經過傳法——很多人問這個問題。你想,超渡幽冥是很好,但是你要自問說,到底有沒有那個力量去超渡?這個法在密宗裡面也是較高的法,並不是人人可修的啊。有人問我,我就說,「你們可以把它當做念經一樣來讀誦;念經也是有功德的。遇到有人走了,你就去念一念這個法本,也是有功德、有幫助。」但是念誦並不是正式修此法,不要混同。

 

問廿一:假如有人自殺,他的後果又怎樣?

 

答:自殺,依佛法講的話,當然是墮落囉。但是,現在重點是說,遇到那個,我們還是照樣給他做功德迴向,設法幫助他,希望能幫他「消業往生」啊。

 

補充問:是不是自殺一次,會受報要自殺五百次?

 

答:這種說法不合理;幾乎等於說,一錯便無法挽回,永遠錯下去。重點是說,只要停留在輪迴裡,總是生死不斷,不管你是不是自殺的。所以,更重要的就是,要想一想說,為什麼有的人會走到那個自殺的路去?而且,世間的事情,你不要以為都是別人的事啊——他會鑽那個牛角尖,你怎麼知道你不會遇到什麼事情也鑽進同樣的牛角尖?所以,平常就要早一點看開啊。佛教我們就是說,心胸要廣大啊、愛的人要多啊,不要執著一個啊、不要跟人家計較啊。總而言之,都是教你開闊。你要是肯平常這樣過日子,很多這種事情就可以避免。所以,你人生要活得安穩,這個佛法上的服務是很重要的。只有做佛法上的服務,是可以徹底地幫人家;其他的服務是慈善——救一時,卻救不了永久啊。你如果能把慈善行為跟佛法連起來,使人心能夠得解脫的話,才是最終的。這樣說並不是輕視慈善事業——那是非常重要的,只是若要盡善盡美,就要使慈善與永久的解脫連起來,才能也救一時之急,也得永恒的安樂。

 

問廿二:請您打套「金剛拳」給我們看一下。

答:你其實不要管那些「金剛拳」這類的修法。這種修法是要氣功有底子,修「寶瓶氣」已經能夠閉氣兩、三分鐘,才有資格打「金剛拳」。一般人不要管那些哦,真的。

 

問廿三:因為上師有法力,可以把人死後的神識超渡送到淨土去;至於那個死者的業力,要怎樣來算呢?

 

答:哦,這個地方你就要相信說,佛的力量是有消業的可能啊。比方說,這裡有一杯髒水,你如果只倒另外一杯乾淨水進來,也許還有髒的留下。但是,換上自來水的水龍頭在這裡給你灌的話,怎樣?難道換不成完全的清水嗎?可見只是力量大小的問題啊。無限的佛力消去我們的宿業是可能的。你再仔細去想想,有幾個人死時有機緣去遇到有上師為他修法超渡?有的人根本不信任何宗教,有的人信別的宗教;就是信佛教的裡面,你慢慢去算,能夠遇到,都是有特別機遇,並不容易啊。可見這樣的亡者,也是有宿世的善因,才有這樣的福報。

 

補充問:是否可以說,需要有機緣,我們才有這個得渡的機會?

 

答:所謂「機緣」並不是忽然從天上掉下來的,而是你,或者你的朋友、親戚裡面,有人認得善知識、什麼,才會有那個事情發生。如果是路邊死,能遇到一位大德給你修法,那是前輩子積的福德。

 

問廿四:班禪喇嘛怎麼可以娶老婆?

 

答:西藏佛教的出家人照規矩是不娶老婆的。因此宗喀巴大師要示現一個典範,就是沒有實修過「男女雙運」的方法,所以他的傳記說他是到「中陰」才成佛。在西藏,有些喇嘛還俗結婚了,大家還是尊稱他「喇嘛」,但是他穿的衣服就改了,他就改穿白衣,表示是在家的居士了。至於不久前示寂的班禪,他的環境很特殊嘛。他是在人家的控制裡面的,不知道真的情況是怎樣。古德鳩摩羅什也是出家人,被皇帝強迫收十位侍女。另外有一種是喇嘛身份,但是他修行到相當程度,可以修「雙身法」,因此他秘密有空行母。我們不知道內情的,不可率然依外表來判斷或批評。

 

問廿五:您書裡提到有時法會前後,會天降甘露,那是怎樣的?

 

答:加持的雨是只有一點點,並且只降落一下子就沒有了;並且發生正在法會前後或中間。晴天也會突然一點毛毛雨。

 

問廿六:有位很精進的佛教徒,近來他的糖尿病一直在惡化,那麼念佛也是很勤,他說這是他的定業。那麼,這種病雖是定業,如果他是很虔誠的佛教徒,有沒有什麼方法可以改一下這種定業呢?

 

答:可以做種種佛事,以功德迴向;比方說舉行火供、獻龍王寶瓶、放生、印經書送人,等等。有一點要注意的:你也許會懷疑說,為什麼他這麼精進,又做過這麼多功德,還是有這種結果?這是宿業現前,沒有錯;但是你要知道,一來,他感受到的苦,跟沒有修的人是不一樣的;再來,有修的人遭報,住往是「重報輕受」——就是說,原本應是更重的果報,因為修行,已經減輕了。

 

補充問:是不是我們就跟他講說可以求作火供?

 

答:他如果有信心,可以給他介紹啊,因為那是會對他有幫助的。但是別人只能推薦;信不信、發不發心,都無可勉強。目前是夏天,不能作火供,只能送寶瓶。在我住的地區,要等十一月以後,雨季來了,作火供才安全。我們那邊夏天太乾燥,政府禁止舉火於山上,以防森林火災。

 

補充問:如果是作火供,假如是經濟上有問題,那麼最起碼,它的費用要多少?

 

答:我收的只是供品的成本,要二百五十美元。

 

補充問:如果他本身不知道,佛友們幫他做,可以嗎?

 

答:可以。這是你的慈悲和功德啊;你可以幫他迴向。

 

補充問:別人代求會有效力嗎?

 

答:有、有、有,這當然有效;不然,那些求助往生的怎麼辦?他本身還不能講哩。

 

問廿七:有的人修過「頗瓦法」,但當他還沒有臨終的時候,不幸遇到車禍,那怎麼……?

 

答:開頂不一定就能往生。照「頗瓦」法本來講,開過頂的,到臨終時還是要修此法啊。如果你連修此法的機會都沒有了,又怎能保證往生?所以,我們需要很注意說,平常要怎樣消業啊,多做功德啊。那麼,宿業會改啊——大的化小,小的化無,就不會去遇到意外,才有可能臨終修法。

 

補充問:不是說他已經開了頂,就確定往生了?

 

答:沒有;開頂只是說開了一個門。開了門以外,裡面還有路要通啊。往生的路是中脈,中脈開是不容易的。

 

補充問:可不可以請那些有成就的來幫忙?

 

答:當然可以啊——不管死者是怎樣走的。

 

我們佛經有那麼多,你要讀完是很難的——幾乎不可能。因此我自己想說,我要怎樣拿出我學佛的心得來,並且是在日常生活裡能用的。那些心得就差不多都在近來的這些著作裡面了,像《勸念佛》、《一曲十彈》、《無限的智悲》等。所以希望你們拿去讀一讀;就是說,我所能給你們的,差不多就是那一些。因為寄書的郵費很貴,現在馬六甲的陳光輝居士和一些佛友已經開始想說,這回先試印《勸念佛》那本書在馬國流通。我這回到處演講,有人給我錢,我全部收下來,就是要留著,把大家的錢集起來,就在馬來西亞印書,並在馬來西亞免費贈送大眾。(此書已在一九九三年十一月印二千五百本,在馬流通。)

 

問廿八:我們在家居士時間有限,每天只有半個小時;今天想念經,明天想持咒,又一天想念佛,但是時間有限,又不能每天每種功課都做,那怎麼辦呢?

 

答:唯一的辦法,就是要瞭解說,十八般武藝,當然最好都會。但是要救命呢,只要精通一種武藝,能救命就好。時間既然有限,所以一定是要「一門深入」啊。你一定就是選定了「念佛」,就是念佛;選定了「念咒」,就是念咒;那麼,以這個為主修。如何選呢?看你已經習慣的,或者比較喜歡的,做起來覺得自然的,就是了。因為主修就是說,除了早晚課的時候,這一樣念的時間最多以外,平常心中就一直維持那一句,有空就念。這樣子做,因為這是救命用的;到時候往往沒有時間想——他車子撞過來,不是我要撞它(眾笑);有沒有時間想啊?就是一句佛號或咒出來了。至於其他的咒子、聖號,你喜歡結緣的,在早課、晚課時念三次、五次,就可以了。

 

補充問:經書也是沒有時間看太多,是不是只要讀幾本?

 

答:對。看書,你主要是要看說,那部經或那本佛書你拿來讀了,覺得裡面那些話,會真的幫助你——覺得在生活裡有幫助你,拿那個就夠了。你沒有時間的話,怎麼辦呢?我很建議你看我近來的這些著作;為什麼?因為我都避免說又拿許多傳統的術語——光講那個意思都講半天也講不清楚。我都儘量用普通的話來講;我就是說,你要開闊啊、你要無執、你要容忍啊。你聽也易懂,我也很容易講啊。雖然簡單,卻是生活裡真正用得到的。要在生活裡應用的話,為什麼只能講這麼簡單的原則?因為我也沒有可能知道說,你現在遇到的這個情況,是有多複雜啊;所以,唯一的方法,就是說明原則,希望你們每一個人都能自己把握這個原則。你遇到事情了,你就拿來應用——我要學開闊啊;理智上開闊,就是不要老是「自以為是」,要從別人的立場上想啊、要從大體上想啊、從長遠的結果想啊。感情上的開闊,就是不要有偏私啊,要想怎樣才是大家公平啊!這樣子去應用,就只要有基本的原則。至於實際上、細節上,怎樣做才是圓融,才是各方面都圓滿,那是每個人一輩子修行,需要去揣摩的。

 

問廿九:有些人只是念《金剛經》,並不加念佛號,那他們能不能有所成就?

 

答:可以;因為基本上只是功夫深淺的問題。現在勸你念佛,是就一般而言。我現在跟你講清楚,重點是「一門深入」。你不要聽了我的,又改了功課,你就錯了(眾笑)。繼續做你平常做慣的。但是你如果還沒有一個習慣的,你就選一個比較簡單的啦。因為你要想到說,你練這個,是緊急的時候也要用,病苦的時候也要用,身體很弱的時候也要用;你死的時候,長篇大論都忘記了,要是能記住「阿彌陀佛」都不容易了。但是讀經也是可能成就的,只要功夫深。讀經功夫深的話,有什麼好處?一來,就是明白義理,通達哲理,慢慢地心裡就被薰陶、感化。二來,就是念久了,純熟了,那心就變成純粹啦。念佛也只是要修達純粹——念到後來人就純粹,念頭純粹了嘛。念經也是同樣的道理;其實你要是念經的功夫深,當你讀一個字時,心中只有那一個字呀,沒有其他任何雜念,那就功夫比較好了。

 

問三十:有些書上講,我們死了頭三天是昏迷的。那些人在臨終時候去替他助念,有沒有作用?

 

答:有;因為消業障這種事情,不是說都要你知道,才能消啊。醫生給你開藥,給你打針,你都知道其中的醫理嗎?只要你收到,得到療效就好了。整個宇宙是全部都連在一起的;只要有做,他就有得助。我們給人家作超渡,都是一個電話來,那往往都是千里外——海外的人逝世,這裡念佛、修法,就靠這樣子就可以了。為什麼可以?誠心的時候,就通了。

 

問卅一:有一個人反對念佛;他是講,當我們有煩惱的時候,「念佛」不是一個解決的方式,那只是像用一個大石頭壓著煩惱。

 

答:不對;這樣的說法是因為他對「念佛」的意義還不瞭解。所謂「拿一個石頭來壓」,是指對治啊。若要說是對治,哪一種才是對治?比方說,我現在正在煩惱這一些事,我下決心「我不要煩惱了」,或者設法逃避,拿一個別的事情來做。但是,你拿別的事情來做的時候,心裡還是不斷地嘀咕原來那些,因為世間是一個網啊,事事糾結在一起,使你跑不出來啊。現在這個「念佛」,並沒有要去壓它,也沒有要去逃避它。「念佛」是什麼?走出一條生路。基本上這個方法就是說,你有心力,也會用;但是只會抓,不曉得怎麼放。那麼,以往你都是抓煩惱,已經習慣了。現在要你練習說抓佛號;這樣哪有什麼去壓煩惱?沒有啊,我沒有要去壓它啊。因為我念佛的時候,我只管念這句佛號,我沒有管說佛號有沒有把煩惱壓住;對不對?況且,就是當我念佛,煩惱又來了,我也沒有要去管說:「你走開!」因為那不是佛號啊;「你走開!」並不是佛號啊;對不對?那樣還是糾纏不休呀。他以為是壓的是哪種?像說煩惱來了,就說:「你走開!」那種是壓的。念佛則是沒有壓的;煩惱來,也沒有關係呀。所謂「一心不亂」,是功夫深了,自然達到的。中間有一個空隙,沒有關係啊,只要再接佛號上去;就是說我只管維持佛號啦。然後,我慢慢做到佛號之間沒有縫,變成一條線,一直接下去了。我完全不管煩惱的,我哪裡要壓它?我才不管咧。我就是只有「阿彌陀佛、阿彌陀佛、阿彌陀佛……」,所以「念佛」是一種根本的解決啊——就是慢慢養成一個習慣,慢慢使你的心力能夠自由運用。你原來陷在煩惱裡面,現在能夠出來,這個不是壓啊,因為我完全不管你嘛,我只有「阿彌陀佛」。「阿彌陀佛」也沒有上、也沒有下,壓誰啊?(眾笑)

 

問卅二:最近我看一本書,它有講,你一直念佛,念久了會使我們的腦細胞退化。

 

答:不對、不對。這一些論調是怎樣子?這些都是沒有實修的人亂講的。他從外面看,從普通人的觀點看,就以為說,你這樣子老念佛號,不是變呆了嗎?你只會一句佛號,其他都不會了。你老是想同一個念頭,是不是腦袋裡面那條腦溝變成很深啊?這是從世間的成見來評判這件事,而不是實修者的經驗談。實修的人來講,念佛就是「無所住而生其心」啊。「阿彌陀佛、阿彌陀佛……」誰說這是同一個啊?「阿彌陀佛」在哪裡呀?「阿彌陀佛」誰說是一個啊?就是它本身,剛剛那個「阿彌陀佛」講完,又到哪裡去了?再來的,又是一次「阿彌陀佛」。局外人是已經有一個成見說,「阿彌陀佛」是一個觀念,每次念都是同樣四個字,所以念佛是一個東西老在重複。但是,在真正念佛的人來講,就只是「阿彌陀佛、阿彌陀佛……」,並沒有在想說這個跟我有什麼關係,或者前後兩句一樣不一樣——一切雜念都沒有囉,實在做的人沒有那些意識的糾纏。你那些批評,全部是從外面看我,說我怎樣——你並不知道我心裡面是怎樣的。那是世間的解釋啊,不是實修者得到的東西呀。所以,在念佛的時候,我如果能夠真地專心在「阿彌陀佛」上的時候,什麼東西我都沒有掛心了,就是「無所住」。可是,我也沒有死掉啊;為什麼?我活活潑潑地在用我的心啊——「阿彌陀佛、阿彌陀佛……」;這是「無所住而生其心」啊,是最高的境界。

 

我們需要老老實實常念「阿彌陀佛」,因為這樣才真正能使煩惱慢慢消解。但是,懂這些念佛的理論也很重要。我這樣說明了,你就知道了為什麼修念「阿彌陀佛」也是不簡單的。你要是在念頭上能夠這樣子達到純是「阿彌陀佛……」,那麼漸漸地,你就會懂得如何把這種純粹的經驗,能夠開展應用到色、聲、香、味、觸上去。結果你就是進入純粹的境界——就是佛陀的境界,也就是本來的清淨啊。但是,這些是理論上如此,再瞭解也沒有效用,一定要靠死心塌地做功課,才能把外面粗重的煩惱慢慢鬆解。這些鬆了以後,你才會發現,裡面還有很多層次、很微細的糾結會慢慢解掉。但是,你不靠什麼,只是做一個功夫;它慢慢就會解,急也急不來。

 

問卅三:有一位佛友託我問,因為他有學習「毗盧七支靜坐法」;那麼,他坐了以後,時常會感覺到整個身體很熱,而且時常頭痛——頭痛覺得有氣在衝他的頭,而且還一直想放屁。那個是什麼原因?

 

答:正因為習定不循次第、不做預備工作,會有這些問題;所以我在拙作《一曲十彈》裡面有一篇叫〈佛法習定入門〉,需要仔細去讀啊。現在大家都說,我們學佛,就是念佛、拜佛,然後就是要打坐了。其實習定依佛經裡面講,它不是叫你要一步跳進去呀!在「八正道」裡,到最後面才有「正定」;對不對?你如果說「正念」屬修的話,在「八正道」裡也是到第七才開始修啊。那,為什麼這樣子安排次第?因為習定是想要把心裡微細的糾結去調解。若是你這個人的整個生活,每天忙不完,東跑西跑的;然後晚課時間到了,忽然要坐下來去靜心半小時,能安坐、能靜心嗎?人雖然坐在這裡,心還在到處跑;那是不可能修心的呀。或者,做的事業只顧賺錢,不管會不會害人,那你根本就連基本的做人都還沒有一致向善,你習定能有成果嗎?這種情況下愈習定愈糟糕,因為你心力強了以後,心中善惡的衝突或者我執的程度反而更加厲害,所以習定不是這樣子啊。

    

佛法講的次第就是說,你先要懂佛、菩薩的道理,然後你要把世間的看得開、放得下啊,行為要守規矩啊,好好做個人啊,要發心幫助別人啊;這些弄完了——外面的行為調理得差不多了,那麼你那個時候才有資格坐下來慢慢去調心。現在他習定會遇到一些問題,是什麼道理?因為以前那一些世間的糾纏,使得身體失去調和,種種問題都在,所以當你現在打坐的時候,種種的病態就顯出來,因為氣要走而脈不通順嘛。那麼他要怎麼辦?不要一步就想要打坐。先好好地研究說,到底打坐之前還有什麼應該修習、調整的?而這些前行功夫我們到底做夠了沒有?像他已經在打坐,但是遇到這些問題,可以說是應該要暫停打坐囉,因為他並沒有解決的辦法。你不如勸他說,在打坐的時候念佛。

    

特別是你要知道,像「毗盧七支」的坐法,你真正去做做看,很多人是沒有辦法照規矩做的;因為我們的身體姿勢已經不對了,肢體、關節有些僵硬了。你連坐一個正確姿勢都是修很久以後,慢慢才修成的。既然還有這麼多問題在,所以我很贊成人家從念佛或持咒來起修。這種念誦功夫是慢慢來的;那你慢慢改,比較不會出大問題嘛。比方說要修建一個房子,若是那邊柱子還沒有立起來,這邊的柱子已經在敲毀,那就很危險啊。你若是一步一步地,今天換一個磚子,明天換一個磚子,房子就不會垮下來啊。所以,這些問題最基本的解決倒不是說,你現在這邊東弄一下、西弄一下;沒有什麼大用的。

    

現在很多人學氣功,有些氣功師給你弄一下,說是幫你,結果反而更糟糕。你想想看,比方一個都市的地下水道,有些地方沒有通的,它那個小水的話,塞了也沒有氾濫成災,但是來一個大水的話,就氾濫了。現在你的氣脈還沒有通,忽然一股強的氣來,結果會怎樣?也沒有人給你負責灌氣的後果啊。所以,很安穩地平平實實做個老實的人,然後有空的時候儘量念佛啊;這樣很安穩,而且得的很實在。「念佛」並不是小法,不要看輕它;它跟佛法最高的哲理是吻合的。功效如何,只是修行功夫深淺的問題啊。

 

問卅四:念佛求往生,是否說要思維世間的無常,要參這些來修?因為很多人念佛,感覺我們這樣變成好像在生活裡沒有一個目標。

 

答:念佛求往生的整個理論,是說世間有苦,然而另有很好的地方是佛的淨土可以去。這樣使你容易放得下世間的糾纏,並且念起佛來有勁。但是你要知道說,它這個佛法,整個要是你懂的話,它這個去處,是「空性」裡面的淨土啊,是你本有的東西。何況它主要的意思還是說,你去那裡得了解脫以後,還是要回來幫助別人啊——也不是自私、只求個人解脫的想法。自私的話,是沒有可能解脫,一定輪迴的嘛。所以,你要是整個瞭解了這一些以後,只要你能把握這些精神,在日常生活裡面就慢慢養成服務、容忍的態度。那你不一定須要說勉強自己——現在我又看不到極樂世界,又看不到阿彌陀佛,卻強要去說我要發怎樣一個願。你看這些勸你念佛的,也沒有圖你什麼;你可以放心修看看。你就主要在功夫上努力,在念佛上努力。努力久了,有時候你就有感應囉;或許你真的看到阿彌陀佛出現囉、看到極樂世界囉。那個時候,你也不用講啊;對不對?你跟一般人講這些,他還說你鼓吹迷信;對不對?除非你現在能馬上給他們看到,說也沒有用;對不對?

 

問卅五:一般講,我們修淨土要做到「一心不亂」;那印順長老好像在《成佛之道》裡面有講說,迴向往生兜率內院,不必做到「一心不亂」,所以比較容易往生。你有什麼看法?

 

答:我不曉得印順法師依據的是什麼經論。但是,這個問題基本上頭一點要知道,「一心不亂」總是比「有點亂」好嘛。所以,我們修行的目標總是要朝最好的,那麼我們才會很努力,那麼將來的成果會比較好。至於說哪裡是比較近,比較容易往生,我不知道他是根據什麼經論;但是陳上師在講〈淨土五經會通〉時,提出「遠近會通」,已指明了空性中的淨土,並沒有物理上的距離,而是「心淨則土淨」,不可以里程計算。我是覺得說,都是淨土的話,能去的因緣應該都是同理,都是說如果你自己修行功力不夠的話,就要靠勤持佛號,依靠佛力消業,然後得往生。根本道理應該是一樣,沒有說哪一個比較容易,哪一個比較困難。其實,你要真地瞭解哦,阿彌陀佛我們也可以求祂治病啊;為什麼不可以?祂要是那麼不自在,祂能夠(算是)成佛嗎?現在我們通常遇到生病了,就向消災延壽藥師佛祈禱;這是因為祂在因地發願的時候,有提到這個啊——我們根據祂的大願,就向祂求加被。但是,祂已成佛,祂的自在是不會被限制住的;所以祂也可以接引往生,我們也可求生祂的淨土——東方琉璃世界。

 

問卅六:《楞嚴經》裡面所破的那些「五蘊」,跟開悟如何關連?

 

答:關係是當然有啊;它們是不同的理論系統,用來描寫開悟的過程——當然那些講微細的啦。我們在日常生活裡,只能講說你能放得下,就對了。你要從人生的最後來想——反正一切都是帶不走的,那就很容易放得下。我們修練的就是要能放得下。至於微細的就是說,你要是真的生活上調練得來,那麼你習定以後,在習定裡面,你才發現還有種種微細的執著。那一些也需要學放,那麼才慢慢地得解脫。經過習定,心慢慢清明以後,我們本有的——本來與一切都能夠通的這個本能,才會出現。就本有清明來講,叫做「開悟」;就原來被障蔽的來講,叫做「破五蘊」。因為是從原來障蓋裡面出來,就叫做「破」了;只是這樣子,就是一件事的兩面。你不破,你出不來;你出來了,當然是破了;對不對?

 

補充問:不能講說破那一個蘊,就是破初關、什麼?

 

答:那是不同的理論啊,不一定能有恰當的配列。

 

補充問:那能不能講說「五蘊」破到完了,還不能開悟呢?

 

答:不會囉。如果我們硬要把兩種理論合起來講,那麼五蘊破了,至少是破初關囉。

 

問卅七:還有一些法師,他修到能夠來去自在了,算不算開悟?

 

答:所謂「來去自在」,我們從外面看到只是說,他能「生死自在」囉。如果只是那樣子,不能決定是否開悟,因為他也可能是往生天界自在,我們也不知道。定功高深,便可離體自在,但不見得是開悟了。這種是理論上的問題,你有再好的答案,對我們實際也沒有什麼意思,還是修自己的功夫要緊。你只要不存心去批評別人,管他是到哪裡去了。你想管這些呢,你一定還有執著了(笑)!丟了就對了!

 

問卅八:有時候我們做佛事,比方說幫忙啦、做活動啦;那麼在做活動時,我們往往遇到很多問題啦。那麼問題肯定是有啦,那麼問題來了便解決;那麼不做跟做的分別是結緣少或多。有時候覺得很無聊,就像是自己找東西來做,自己找東西來煩惱一樣。

 

答:對啊;可是哦,這些覺得無聊其實還是小事,因為你這樣做過的人跟沒有做過的人會很不一樣啊;你就比較能夠承擔這些事情。你說佛、菩薩做什麼?佛、菩薩也不是沒有事做,就是以無限的慈悲來服務眾生。你要學佛,就要學這個,就是要忍耐啊。你如果不做這些法務,到你死的時候,你就會覺得這一生白過了。你有做的人,到死的時候,雖然也是一場空,但是心裡不一樣,自己得到很多東西。從服務裡面,你一次一次就學很多——什麼事情,我怎樣辦比較圓滿。那麼,自己見到形形色色的人,也就比較不會老是只想說「我怎樣、我怎樣」;而是說——你看,人家像邱老居士一輩子在佛法裡服務的,老的時候,這一輩子做的事情都顯在臉上,多麼慈悲;對不對?那我們要過怎樣的一生,都是從服務裡面學嘛。你要是看不到他的榜樣,你怎麼學?

    

服務是很重要,但是也要有時候做一些有深度的修行,來培植自己。因為你辦這一些活動是比較淺的嘛——你辦法會勸人,他也不一定信受啊。大家現在同修、念一念佛,他等一下又做什麼去了,我們也管不到;對不對?所以這些結緣也要做,也要自己慢慢練習做些深入的功課。比方說,你們有兩個好佛友,就可以合作——這個週末讓你閉關,我給你買菜、煮飯;這樣輪流閉短期關。閉關就是說你留在家裡,就規定一個活動範圍只有那些地方,如房間及浴廁。閉關期間不做世間事啊——書籍、雜誌、電話、電視、訪客、閒談,什麼都不做了。專門要念佛;要麼禮佛,要麼讀經啊、什麼,就是只做佛事;這樣過一些孤獨的日子。慢慢從一、兩天延長,遇到長的假期就閉個三、五天的關;慢慢培養自己的力量。如果連這種深入的也注意,那麼,做法務就比較不會覺得無聊了。你自己愈成長,就愈能寬容他人。

 

問卅九:那些修印度教瑜伽的,他們能不能夠「明心見性」?

 

答:依佛法的理論來說,人人皆有佛性;所以,既是本有的,你為什麼不能覺悟?釋迦牟尼佛又是誰教他的?本有的;所以人人皆可能自悟。但是依照印度教的系統訓練,往往很難開悟,因為整個哲理及修法是基於「神我」——有「我執」。佛法的高明就在它一來就說破了真相——無我可執;因此究竟解脫。但是修印度教而證入「神我」的,因為所執微細,也是有自悟的可能。

 

祝你們早得究竟解脫!

 

 

吉祥圓滿

 

 

二○一五年三月三日修訂

養和齋     於加州

 


[Home][Back to list][Chinese versions only]