不生不滅之中道

簡繁轉換 - 繁體

林鈺堂



〈心經〉中的「不生不滅、不垢不淨、不增不減」扼要地說明了佛法所謂「不落兩邊」的道理。嘗聞解〈心經〉者說「不生」即「滅」,「不滅」即「生」。又說「無無明」即「明」,「無無明盡」即「無明」。此種解說,乍聽之下,無懈可擊。然而依此種解說則〈心經〉可演成「是諸法空相,滅生、淨垢、減增。」「是故空中…明,亦無明。」不知作何解?多年來幾經細思,今夕忽得解疑,故誌之以供諸佛道同好。 「不生」解為「滅」,「不滅」解為「生」,乍聽成立,因為「不」在通常的用法中,往往有二分法的意含——是或不是,別無選擇。然而「不」在語言中還有另一種意含——無關。例如「不比尋常」,意指已經超乎平常之比較,而是到了平常無可比擬的範圍。「不比尋常」已經超乎了二分法的「比或不比」的範圍。「比或不比」是在同一層次,而「不比尋常」則是在超乎「比或不比」的另一層次。 〈心經〉中的「不生不滅、不垢不淨、不增不減」不可解為二分法的「不」,而應了解是「無關」的「不」。空性超越生滅的二分對立,而在此種超越上「無關」對立二分之生滅。 同理,「無無明」中第二個「無」字是有無二分對立之「無」,但第一個「無」字則是超越有無之二分對立的「無關」之無。若不如此瞭解,則空性包容萬法,而〈心經〉卻說「空中無色,無受、想、行、識,」豈非妄語?若正確瞭解為超越之「無關」,則空性非色受想行識所能著、所能限,恰合正理。故知解「無無明」為「明」,「無無明盡」為「無明」乃謬誤。 空性又稱「中道」,因其不落對立二分之兩邊。有的人就說這和儒家的中庸之道是一貫的,只有深淺之分。在字面上看來,也似是如此,都屬「中道」的提倡者。但儒家的中道,強調的只是不偏之正道,亦即在為人處世上發乎真誠而能有適當的舉止,並無超越二分對立的見地。孔子教化弟子,曾因應其習性,而分別給予「進之」、「退之」的指導。但此種對治教化所導致的中和,也明顯地無關乎圓融兩邊的佛理。 綜而言之,儒家之中道仍是世間成見局限內的修養法則,而空性之中道卻是不著於相而能善用因緣之智慧。佛法的中道,離於可與不可,無跡可尋卻到處皆是。禪門與密宗諸祖,適時應機,毒辣手段層出不窮,更顯示空性之中道甚至可以活用極端之作風;此種圓融與超越,豈是「進之」、「退之」之可比擬。欲通達佛理者,於此當細思而明辨之!

                     一九九六年三月十九日
                     養和齋    於加州


[Home][Back to list][Chinese versions only]