金剛上師林鈺堂瑜伽士開示錄

簡繁轉換 - 繁體

佛法問題之解答(二)

解答及校訂:林鈺堂上師
錄音及筆錄:弟子疾呼
二○一一年六月廿七日   於珠海   山海軒
 

 

       

弟子解緣所提的問題:

(一)普賢王壇城與普賢菩薩的關係
(二)是否三脈七輪開了,氣才能入中脈?中脈通了,智慧脈才開?有種說法,人體有中脈,細胞也有中脈,微細脈開了,中脈才能開?密宗中,什麼法直接練中脈?
(三)證悟空性與證悟佛身有區別嗎?
(四)禪宗不觀修中脈,為什麼能開悟?有種說法,禪宗練心,「開悟是菩提心達到一定的證量」。此時,中脈是否自然開了?

 

上師:說「普賢王壇城和普賢菩薩的關係」, 呵。嚴格講的話,普賢王如來是普賢王如來,普賢菩薩是菩薩,為什麼呢?所謂「普賢王如來」,是密宗紅教的一個特別的觀念,因為平常呢,我們講法身呢,就是說——無相,所以,就沒有辦法以任何形象代表,呵。了不起你說用一個水晶圓球,你說,喔——這個一體,沒有邊限,像透明,什麼。那,紅教創出來說,用一個父佛、母佛雙運的那個像呢,來代表。但是呢,這個父佛、母佛呢,又是全部裸體,表示他是無相,以裸體表無相。但是呢,以他有那個佛身的,來表那個無相的法——法身、法性,這樣子,呵。

那麼,所謂「普賢王如來壇城」呢,就是指這個法身佛的淨土。那,法身佛淨土是什麼?就整個法界了,應該是這樣,呵。那麼,普賢菩薩呢,是——一個大菩薩嘛。那麼,但是呢,因為他名字一樣,也有把他講成說,哦,法身,就是普賢王如來;報身,就普賢菩薩,有這樣講,呵。

弟子:因為菩薩本身就是在法界了……

上師:不是。他在法界,他是這樣,他有報身、化身;化身的意思是說,哦,眾生跟他求囉,或者跟他有什麼特別因緣吶,他為了救渡這個呢,他顯出什麼樣子來救他。這樣子顯的時候,你看觀音的〈普門品〉,也不一定顯人嘛,可以顯橋、可以顯舟、可以顯什麼,呵。那,報身的話,是為什麼?他有修菩薩道,救渡眾生累積了很多功德呢,他在精神上,他會自己看到有什麼樣的莊嚴,所以,他的報身是——他自己可以看到,哎,特別的一個形象,呵。

那麼,第二個問題說,「是否三脈七輪開了,氣才能入中脈」,呵。喔——我的經驗來講的話,它是怎麼樣?它一讓——一層、一層,身體裡面一層、一層鬆;鬆、鬆、鬆、鬆、鬆,鬆了以後呢,它鬆到心這裡;心這裡再鬆開的時候,它往上去鬆呃,到腦裡去鬆了;連腦裡都鬆開以後呢,才那個中脈感覺到。但是,中脈——你以為是感覺到,欸,中脈還有一層、一層,都還鬆,裡面還有更細的,整個這樣。然後,後來甚至感覺到說,哦,那個細細的那個中脈,它的四方、四隅呃,先是有過一次是——它整個——從頭頂到這個龜頭啊,它——忽然間,兩道很細的線通,那時候是左脈,左右二脈通。但是,後來又感覺到四隅也有細脈通,那個我都甚至忘記,是——看到自己的作品,才記起來說有過這個經驗,呵。

弟子:是先通左右脈,再通中脈吧?還是……

上師:不,感覺的話,是先、先感覺到中脈,有感覺到中脈。然後,有一天忽然,左右脈又感覺到。但是,這一些呢,也不要抓我的話,我只是告訴你我的經驗,因為什麼?每個人他這個、這個糾結啊,不一樣。所以,真正到時候,你走什麼路,不知道;只能跟你講說,你是佛法,是走對路,你就努力,努力到它自己去發展。

弟子:因為看那個——印度的那個瑜伽呢,他說滾打林尼……

上師:對呀,但是,你不要看他們的,為什麼?因為釋迦牟尼佛,他就是學過那個;然後,發現更快的路,才教我們這個直的觀法,就不要管他們的,讓你混雜,沒有幫助。所以,而——但是,這些開呢,一方面呢,也是你不斷修佛法;一方面,也跟修氣功有關囉,你不能說不修氣功,氣功就是幫它快一點,呃。慢慢來……

弟子:對呀,後來,第二情形就想問,我、我們這個——這一派裡頭啊……

上師;有、有、有,那些我等一下——我還沒到那裡,呵。那,你說:「中脈通了,智慧脈才開。」所謂「智慧脈」,這種——它無形、無相啊,它的意思就是指中脈嘛。那麼說:「人體有中脈,細胞有中脈。」那個都不對的,為什麼呢?所謂「中脈」,因為密宗來講,它任何修法的時候,你是經過修本尊觀的。它任何法,一開始觀空就——已經不管人體了,它只是在——人體這個部位呢,去修那個本尊的身。藉著修本尊身呢,使得這個人體也起變化。所以,你不要去管人體,因為你管到人體,你又回到原來的糾結裡去。你只能想成人體已經不見了,但是,在這個同一個部位,相對應部位呢,顯那個——完全一樣大小的那個本尊身。但本尊身是——空性,是透明,沒有實質的,裡面全空的。這樣子的觀法呢,使得它本來正確的能夠發展,呵。

所以,然後,沒有什麼法直接練中脈,因為你,你這些輔助的,你根本都沒開,你碰不到那個問題。你這個一定只有按步就班來,沒有——而且,你不要小看這個,就是說,只是唸佛,這一些;只是拜佛,這一些,為什麼?其實,你本來清淨,本來是佛;你這個一門深入,深入到你夠清淨的時候,它自然在發展啊,你沒有修氣功,它都會發展,只是速度快慢而已。所以,人家可以說「一門深入」,呵。那麼,當然有修九節佛風,寶瓶氣,什麼。但是呢,我通常都教人家先修深呼吸而已,為什麼?你再講後面什麼、什麼,還不是深呼吸而已?我問你,你想,你這個人體,只是深呼吸,只是說它有方法去調練而已。所以,你的深呼吸,重點在哪裡?閉著嘴,都是只用鼻子的。那麼呢,你就吸,吸進來;吸氣、呼氣。以後要是修得好一點的時候,可以注意的,就是說,吸氣、閉氣呃,把它這樣——先是細細的,然後粗,然後再細,這樣子。就是你——先輕輕的進來,然後越——比較用力,然後又、又——這個意思,呵。進、出都是這樣,像個米,長米這樣,中間寬,兩頭細,這樣。

那麼,只用鼻子呢,你把它吸進來,吸到不能吸的時候呢,你要停住;停住這個地方呢,就是你氣力增長的地方。因為,你如果只是進來、出去,進來、出去,它不會——氣力不會增長;氣力增長就是說,停,停這一下在長氣力。但是呢,你不能太勉強,為什麼?你一般而言,氣脈還沒有搞通呃,還是很多問題的,你要是勉強,它可以更走岔路,呵,所以不行。所以,你只能說,停了,停;要是覺得想出來呢,你又讓它原路——鼻子出來。(弟子:還是鼻子出來?)還是鼻子出來,都不能用口。(弟子:不能用口。)嗯,哼。
那麼,但是,這裡呢,就又會講到了,因為心跟氣是分不開的,你要是心不定的人呢,你一定停不久,為什麼?稍一個念頭,它氣就要出來;一有念頭,氣就出的。所以,其實,這個就——跟「定」有關嘛。所以,你就是懂這些道理呢,你也不要急。那麼,你可能開始心也不能定了,你就是默唸佛號呢,就是深呼吸,吸進來。然後,你在停的時候呢,你會發現說,因為你怎麼能讓它停?就是表示,等於說,心理上是不斷吸嘛,它才停住了。所以,這個中間呢,有可能什麼呢?欸,它自己氣又進去了,那時候沒問題的,讓它進去,為什麼?它就是——它——進去夠了,它就找地方;一找到地方呢,它氣又進來,是這樣子。然後、然後,等一下想出來,就鼻子又出來了。

弟子:哎,請問上師,他那個——像社會上有講是逆呼吸呀、順呼吸呀,我們這個是不是就自然進來的,到腹部?

上師:對、對、對,自然進來的,想成去腹部,呃。然後,停;然後,等一下又、又自然地鼻孔出來,先這樣子就可以了。空氣好的時候,從練十分鐘啊、十五分鐘開始,慢慢、慢慢,這樣就可以了;不要急,絕對不要急,呵。

那麼,「證悟空性與證悟佛身有區別嗎」?這裡面有一點是這樣子,有的所謂「悟空性」,他只是說空性道理懂了;你若說到證悟的話,證悟的話,你必須說,你有體會到那個整個法身的輪廓,就很不容易了。那麼,你要是有體會到法身的輪廓的話,顯教的來講,就是——呃,菩薩初地的「見道」。那麼,證悟佛身的話,他是圓滿了,所以有層次,就有的只是偶而碰到一下。那麼,能夠定在裡面,或者完全就定在裡面,不出來了,那才是證到佛身了;就是他任何時候,他沒有離開跟法界一體,那才是佛身。

弟子:那,講到空性的時候,那說應該就是在法界了,喔?

上師:對呀、對呀,但是,你、你問題是——你初有那個經驗,你不一定能「住」在裡面呃,你可能又掉出來,你可能又——哎。(弟子:還黏不牢。)對、對、對,不能「住」裡面,嗯,哼。

那麼,「禪宗不觀修中脈,為什麼能開悟」?因為,其實,你本來是佛嘛;就是說,他只是給你一條路走,他那個路呢,就不去談這些了,這些他都覺得是枝枝節節的,他完全不談什麼、什麼身啊、脈啊,什麼都不談。他是用什麼?他是用你的「疑」呀,就是你對一個問題起了疑心。但是你想,他這個參禪,是要你不斷地能夠在那裡,你這個就很不容易。你沒有定力,你哪能夠「疑」啊?而且,他這個——起這個「疑」的,他——古時候,你看他,他是,哦,哪裡有個大德,他要去訪他,他古時候的旅行呃,他是——什麼都放下了,路上可能死掉囉,都不管了,那樣的投入。然後,又能夠專注在一個疑點上,這樣子有可能什麼?把這個思維,什麼都切斷,就忽然斬斷;忽然這個我們習慣的這一套,斬斷以後,直接看到法身什麼樣子,直接進去。但是,不是一般做得到。

弟子:那麼,像六祖,他見性了。那,他就是——是不是看到自己法身了呢?那,還沒有哇?是——才是悟,還不是解脫吧?

上師:他——我們也不能——不知道怎樣,也不能講他。但是呢,你看他也是先要去——在獵人隊裡混的,就是修哇。

他說:「禪宗練心」吶,其實,這樣講是很錯誤。你以為有個心可練,什麼,都不對,那個是觀念呃。禪宗其實是要破掉這些想法,要超越思量。哦,你要是能夠那個的,呵,你想想,他已經做到什麼都不管,又能夠有那樣的定力的人呃,他那個其實,在那個——達到那個之前的過程,已經很多解脫囉,身心的解脫已經很多了。所以,到時候應該是——會配合的,有中脈開的經歷。呃,就講完了。

 

吉祥圓滿



二○一一年八月八日
養和齋    於加州



[Home][Back to list][Chinese versions only]